杨振兰,女,1963年1月出生于山东曲阜,祖籍江苏徐州。1980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1984年本科毕业继续攻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1987年留校任教,1997年晋升副教授, 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晋升教授,2009年担任博士生导师。
个人成就
研究方向及代表性学术论著
研究方向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词汇学
学术论著
《现代汉语词彩学》(专著,1996)
《试论词义与语素义》,《汉语学习》、《人大复印资料》(论文,1993,1994)
《形容词的重叠构形试析》,《
文史哲》(论文,1995)
《色彩意义与语境的关系》,《
世界汉语教学》(论文,2000)
科研成果
出版著作
2002 《汉语词汇的语用探析》(《汉语词汇学》第四分册),
山东大学出版社,并列第二,16万字。
2003 《动态词彩研究》,
山东人民出版社,独立,21万字。
2002 《语言学概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再版,参编,3万字。
2000、5《信息处理用同义词静态色彩意义研究》,《
文史哲》(增刊),独立,8000字。
2000、12《色彩意义动态辐射现象探析》,《信息网络时代中日韩语文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独立,8000字。
2001、2《色彩意义义素分析议》,《汉语学习》,独立,6400字。
2001、4《词的动态色彩意义与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
山东大学学报》,独立,10000字。
2001、12《词语搭配的色彩意义选择》,《
词汇学理论与实践》(论文集),
商务印书馆,独立,8000字。
2002、6《殷焕先先生的学术风范》,《山东大学学报》第二(两人合作),6000字。
2003、2《民俗词语与民族色彩》,《民俗研究》,独立,8000字。
2003、3《词的色彩意义历时演变特点试析》,《山东大学学报》,独立,7000字。
2003、4《现代汉语AA式叠音词、重叠词对比研究》,《
齐鲁学刊》,独立,9000字。
2003、5《色彩意义演变发展的语言诱因》,《
文史哲》,独立,8000字。
2004、2《词的色彩意义的动态运动形式研究》,《
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二)(论文集),
商务印书馆,独立,9000字。
2004、9《民俗词语探析》,《民俗研究》,独立,6000字。
2005、1《从造词看词的色彩意义》,《
山东大学学报》,独立,10000字。
2000年以来承担项目情况(名称、批准单位、立项起止时间、立项批号、结项编号、本人位次) 2001-2003 现代汉语网络课程(教育部),0.5万(总10万),第四位。
2001-2003 动态词彩学(横向),1万,独立。
2002-2004 色彩意义的动态研究(省教育厅),0.5万,独立。
2003-2005 汉语新词语研究(山东大学),2万,独立。
2004-2006 汉语词汇的功能研究(省社科规划办),2万,独立。
发表论文
2001 《色彩意义的动态研究》(博士论文),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山东大学,独立。
2002 《词的色彩意义与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论文),
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省社联,独立。
教学成果
2002 《语言学概论》,山东大学优秀教材奖,二等,山东大学,参编。
2003 《汉语词汇的语用探析》(《汉语词汇学》第四册),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省社联,并列第二。
2003 《〈现代汉语〉多媒体课件》,山东大学优秀课件奖,一等,山东大学,第四。
2004 《现代汉语网络课程》,山东省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省教委,第四。
2005 《现代汉语网络课程》,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教育部,第四。
科研项目
“汉语词汇的功能研究”,省社科规划办项目,2004-2006,主持人。
“《左传》词义色彩研究”,教育部项目,2008-2011,主持人。
“色彩意义的动态研究”,省教育厅项目,2002-2004,主持人。
“汉语新词语研究”,山东大学青年助学基金,2003-2005,主持人。
“现代汉语网络课程”,教育部项目,参加,第4位,2001-2003。
获奖信息
专著《现代汉语词彩学》1997年被评为第十二次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三等奖;获
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第三届优秀教材学术专著
二等奖;被评为1997年度山东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文《词的动态色彩意义与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被评为第十七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博士论文《色彩意义的动态研究》被评为2001年度山东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词汇的语用探析》获第十八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丛书中的一本。
《语言学概论》(修订本),参编,2000年被评为第十五次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荣获2002年山东大学优秀教材
二等奖。 《现代汉语网络课程》,参加,第4位,2004年获山东省教委优秀教学成果
一等奖;2005年获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