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剧场是指用于
戏曲表演的专门场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歌舞和百戏观演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戏曲剧场经历了多次演变,从最初的露天场地逐渐转变为具有特定建筑结构的观演空间。
汉代时期,观演场所开始出现建筑化的趋势,如
张衡《西京赋》中提到的“甲乙之帐”,这是最早的临时性看棚。
隋朝的百戏戏场和看棚规模较大,如《隋书·音乐志》所述。此时,观演场所主要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观赏需求,普通民众通常无法进入看棚。
唐代时期,表演区域也开始建筑化,出现了乐棚等专用表演设施。此外,文献中还提到了“歌台”和“舞台”,尽管它们不一定全是专门为歌舞设计的,但确实反映了表演台的出现。敦煌壁画中的表现台提供了这一时期表演台的具体形象。
宋代时期,观演场所的建筑化得到了显著发展。出现了大量的表演台,被称为“露台”,分为固定式和临时式。露台的高度和结构使得更多观众能够欣赏表演。同时,勾栏作为一种长期面向市民观众的演出场所,将表演台、乐棚、看棚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观演体系。在农村地区,舞亭的出现标志着表演区变成了高于地面并有顶盖的固定建筑。
明代时期,城乡地区的临时性和半临时性戏台继续发展,如《
弁而钗》插图中的布棚木板戏台。此外,大型临时戏台也在大城市中出现,如《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所示。这些戏台的设计和功能都有所提升,适应了日益繁荣的戏曲市场。
戏曲剧场的特征包括表演台、乐棚、看棚等元素的组合。表演台最初为四面围观,后改为三面围观,留出一面作为后台。上部形象因勾栏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有些可能只是简单的棚子,有些则可能已经形成完整的建筑物。观众席的设计也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如逐步升高的座位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