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属(英文名:cobra;
学名:Naja naja)属眼镜蛇科蛇目。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及西亚。眼镜蛇是一种大型毒蛇,体色为黄褐色至深灰黑色,头部呈椭圆形。当它们兴奋或发怒时,头部会高高昂起且颈部扩张呈扁平状,其颈部扩张时,背面会呈现出一对美丽的黑白花纹,看似眼镜状花纹,故名眼镜蛇。眼镜蛇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当眼镜蛇攻击敌人时,毒液从它的毒钩牙尖端的一个呈裂口状的毒囊管孔喷射而出。
眼镜蛇同其他蛇类一样为
变温动物(也称变温动物或外温动物)。在一般的
生态环境中,其体温随气温的高低而变。最适合
眼镜蛇属的繁殖区域是
印度和
斯里兰卡。夜间是眼镜蛇活动能力和警觉性较强的时候。眼镜蛇以鼠类、鸟、
鸟卵、
四脚蛇、蛇、蛙、
赖蛤蟆及鱼类为食。
眼镜蛇、
金环蛇和
灰鼠蛇合称为“三蛇”,它们都具有一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
主要特征:上颌骨较短,前端有沟牙,沟牙之后往往有1至数枚细牙,系前沟牙类毒蛇,毒液含
神经毒素为主。本科蛇类不爱活动,头部呈椭圆形,从外形看与
无毒蛇不易区别。头背具有对称大鳞,无颊鳞。瞳孔圆形,尾圆柱状,整条
脊柱均有椎体下突。中国只有4属8种左右,如
银环蛇、
蝰蛇、
眼镜蛇属、五步蛇等主要剧毒蛇。
剧毒蛇的颜色多样,从黑色或
栗色到浅黄白色。与无毒蛇不同,毒蛇的尖牙不能折叠,因而相对较小。多数眼镜蛇体形很大,可达1.2-2.5米长眼镜蛇毒液为高危性混合毒液。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颈部皮褶。该部位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皮褶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事实上很多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膨起颈部,而
眼镜蛇属只是更为典型而已
科目分类
科学分法
目:蛇亚目Serpentes
属:主要指眼镜蛇属 Naja
眼镜蛇科
眼镜蛇科Elapidae,最新分类是把海蛇科和扁尾海蛇科并入了眼镜蛇科。分为:眼镜蛇亚科Elapinae、扁尾海蛇亚科Laticaudinae、海蛇亚科Hydrophiinae。均是毒蛇,除了
欧洲和马达加斯加外,在世界大部分的温暖地区都可以发现它们。
其它种类
如:扎伊尔水眼镜蛇(Boulengerina christyi)英文名为“Christy's
H₂O Cobra”
如:盾鼻蛇/
珊瑚眼镜蛇(Aspidelaps lubricus)英文名为“Coral Cobra Snake”
珊瑚眼镜蛇体表呈橘红色,带有黑色的圈纹并一直延伸到腹部(仅幼体),其腹部为黄色;吻端带有宽阔的盾片,方便其刨土;夜行蛇类,主要以小型爬虫和鸟类为食;该蛇带有神经性毒液。
如:黄金树眼镜蛇(Pseudohaje goldii)英文名为“Gold's Forest Cobra”
4.Paranaja属
如:异眼镜蛇(Paranaja multifasciata)英文名为“Burrowing Cobra”
异眼镜蛇有三个亚种:Paranaja multifasciata anomala ;Paranaja multifasciata dulloni ;Paranaja multifasciata multifasciata
5.眼镜王蛇属(Ophiophagus )
如: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 )英文名为“King Cobra”
眼镜王蛇的体长可达5.7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毒蛇;尽管眼镜王蛇外形和行为与
眼镜蛇属相似,但它们以蛇为食,独自成一属,并非所谓的“真眼镜蛇”
6.唾蛇属(Hemachatus)
如:南非的粗皮小眼镜蛇/唾蛇(Hemachatus haemachatus )英文名为“The Ringhals Cobra”
7.珊瑚蛇属(Micrurus)
如:Micrurus fulvius 英文名为“Northern Coral Snake”在美国东南部发现。
地理分布
眼镜蛇分布于从非洲南部经亚洲南部至东南亚岛屿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沙漠地区,东南亚岛屿。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云南、
贵州省、安徽、
浙江省、
江西省、
湖南省、
福建省、台湾、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等地,北方亦偶尔可见,尤其以
永州市的量多。
毒性
眼镜蛇(尤其是较大型种类)的噬咬可以致命,取决于注入毒液量的多少,毒液中的
神经毒素会影响呼吸,需要立即进行专业处理。尽管抗蛇毒血清是有效的,但也必须在被咬伤后尽快注射。在南亚和东南亚,每年发生数千起相关的死亡案例。成分为毒素为毒蛋白--Cobrotoxin,分子量为6949.心脏毒素Cardiotoxin及磷
酵素A。
中毒症状
早期症状包括
眼睑下垂,
复视,吞咽困难,晕眩,呕吐继而逐渐出现呼吸肌麻痹。
毒蛋白-Cobrotoxin作用于运动神经支配的
横纹肌,使其
肌肉痉挛而麻痹,与箭毒素作用相同。
中毒医治
眼镜蛇咬伤的一般医治办法为使用抗蛇毒血清,并可能需要做人工辅助通气(例如
气管插管术)直到毒液降解,病人可以自主呼吸。如医治无效病人多于咬伤之后6-12小时死亡。死因多为呼吸麻痹(例如
膈肌麻痹)而窒息。
物种保护级别
国际保护文件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濒危原因
1.人类为食用,药用,观赏等乱捕滥猎。
2.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造成其栖地的破坏。
药理作用
1.对
神经系统的毒性:眼镜蛇毒对人或动物是以
神经毒素为主的混合毒,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广泛、复杂的,且常出现双向性作用,即由于剂量不同,或动物个体差异,或神经系统敏感性差异而表现兴奋或抑制作用。
2.对
循环系统的毒性:呼吸麻痹虽然是
眼镜蛇科毒蛇咬伤致死的首发原因,但是轻度中毒病人或呼吸尚未遭受抑制以前,大多数病人已呈现心肌损害和
心肌炎的
心电图变化,而且眼镜蛇咬伤中毒较严重的病人,甚至在呼吸遭受抑制以前已经出现严重休克;因此对循环系统的毒害也是中毒致死的重要因素;不可忽视。
3.酶的作用:蛇毒本身含有很多酶,可对机体起严重的毒害作用。
4.对血液的影响:切眼镜蛇毒中毒致死的狗及兔,其红细胞、
血色素、
血细胞比积等均无显著变化,说明无血液浓缩现象。
5.对内分泌的作用:蛇毒中毒可引起
肾上腺皮质的显著变化。
生活习性
已知约12种,主要分布于亚洲,我国有2种。栖息于平原、
丘陵或山麓近水处;傍晚或夜间活动,,常发现于田边、路旁、坟地及菜园等处。
捕食泥鳅、
黄鳝和蛙类,也吃各种鱼类、鼠类、
四脚蛇和其他蛇类。
卵生。5~8月
产卵,每产5~15枚,孵化期1个半月左右。幼蛇3年后
性成熟。分布于北纬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区,包括我国
福建省、
广东省、
海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及
云南省南部,在东部向北可达江西南昌,国外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栖息于海拔180~1014米的平原或低山,
植被覆盖较好的近水处。夜晚活动。吃蛇,偶尔吃蜥蜴或其他
脊椎动物。卵生,5~6月产卵6~14枚于腐叶下或洞穴中。由于此蛇分布范围较狭窄,数量本来就不多,野外已极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