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之钧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
金之钧,1957年9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胶南,是一位著名的石油地质家。他现任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中石化石油钻探开发研究院教授、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页岩油研发中心主任。金之钧曾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中央组织部等六部委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并于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院士。 金之钧于1982年从山东矿业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获得俄罗斯莫斯科石油与天然气大学石油地质学副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深层油气成藏机理与海相油气地质理论研究及勘探实践工作。他与研究团队确定了海相碳酸盐岩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和评价方法与指标,已成为我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的推荐标准。他提出了海相层系油气钻探选区应从烃源岩和盖层双向评价入手的新思路,并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的油气成藏评价方法,为指导我国塔里木盆地和南方海相油气勘探发挥了重大作用。 金之钧还是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于2020年担任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创始院长。他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是中国石油地质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81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
1982年1月毕业 于山东矿业学院地矿系“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留校任教;
1986年9月至1986年12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系石油地质学,读硕士研究生;
1987年1月至1987年12月在北京语言大学出国培训部俄语读进修生;
1987年12月至1992年6月在俄罗斯莫斯科石油与天然气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石油地质学研读副博士;
2007年9月在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地质-矿物学读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3至今为中国石油学会担任常务理事。
2004年,在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第41卷(1-3)期,担当特约主编。
2004至今,任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一职。
2004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学术委员。
2005至今, 任中国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 )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8至今,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0年5月,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成立,金之钧担任创始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金之钧,长期从事石油地质理论与油气战略选区评价的研究与钻探实践。在有机无机化合物复合成烃、“突发式”成藏、油气资源定量评价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针对我国海相碳酸根岩层系油气形成与勘探实践,建立了“源-盖控烃、斜坡-枢纽富集”油气选区评价方法。创建了地质广义帕莱托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和海外油气项目快速评价方法与软件平台。他较早关注美国页岩革命,近十余年来持续聚焦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甜点预测研究。他已出版专著15部,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4项。他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学术论著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第一、二作者论文155篇,出版第一作者专著4部,译著1部,教材1部,SCI他引167次,论著中文他引1539次。
重要专著
金之钧,张金川,现代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培训教材,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金之钧,张一伟,王捷,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金之钧,吕修祥,王毅,塔里木盆地波动过程及其控油规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张金川,金之钧,深盆气成藏机理及分布预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金之钧,胡文瑄陶明信,深部流体活动及油气成藏效应,科学出版社,2007
牟书令,金之钧,刘家铎,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技术与实践,地质出版社,2009
周荔青,金之钧,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石复式成油气系统,地质出版社,2011
社会任职
人才培养
编著教材
截至2020年7月,金之钧已经编著1部教材。
指导学生
截至2020年7月,金之钧已经指导出站博士后12人、毕业博士生17人、硕士生19人。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金之钧同志热爱祖国,学风端正,人品正直,勇于探索,富有创新和协作精神。(山东科技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之钧在成藏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和叠合盆地分析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两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山东科技大学校友会评)
参考资料
金之钧-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09-15
能源研究院.能源研究院.2021-11-18
金之钧_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科学学院.2021-11-0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工作经历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学术论著
重要专著
社会任职
人才培养
编著教材
指导学生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