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地裂》是由Christopher Forbes执导,Dan Beck、Ronald Bumgardner等主演的
动作片,于2009年12月1日在美国上映。
“这是一部会让
盐酸肾上腺素加速分泌的电影,”本片导演
罗杰·唐纳森说,“自始至终,影片不仅会让观众体会到过山车般的惊险刺激,还潜藏着源于现实的真实故事。”对唐纳森来说,确保《丹特峰》基于事实是展开电影戏剧潜力的关键。唐纳森曾想成为地质学家,对与火山相关的方方面面非常了解,因为公众对火山的危险缺乏认知,所以他认为这是值得深入挖掘的精彩题材。
尽管火山爆发预警体系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在过去的15年中,仍然有3万多人因火山爆发丧生。据估计,全世界有1500座已知的
活火山,随时都有8到10座喷发,而剩余的也有可能迟早发作。在此背景下,唐纳德想到借助影片展现火山学家的世界,他说:“火山学不是一门精确科学,影片聚焦于一群见多识广并专心执着的火山学家,他们因对火山爆发的判断分歧而激烈争论,丹特峰小镇居民的命运也掌握在他们手中。”
在看过一段火山学家的访谈之后,制作人约瑟夫·辛格对唐纳森火山浩劫的构思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回忆说:“我看到的画面源于一位火山学家在火山爆发现场拍摄的录像,热气、灰烬和岩石碎片混合而成的火山灰云以100英里时速和246度高温沿山坡狂泻而下,当时风向突然改变,火山灰云朝他的位置猛扑过来,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他说道:‘我想我要死了。’片刻之后,他的话应验了。”敬畏之余,辛格开始想了解火山学家的真正工作和生活,于是他四处寻访,却发现有希望取得联系的火山学家已有半数死于非命。
辛格最终找到了几位美国地质勘测局的专家,这些人亲眼目睹了世界各地的火山喷发。他总结说:“他们是挑战极限的探险家,经常在人迹罕至的地带游走于生死边缘。”不过,
妮图·辛格并不想拍摄一部以追求惊悚为目的的电影,而是希望让影片展现出真实的自然灾害。
辛格找到了正在为《十万火急》编写剧本的编剧莱斯利·博希姆,几经斟酌之后,博希姆完成了《
丹特峰》的剧本,
环球影业随即买下剧本,并敲定由唐纳森担任影片导演。
为真实呈现出片中的火山和人物,主创人员对相关背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最终他们决定聘请火山学界的权威专家来协助影片拍摄。制作人
盖尔·赫德说:“在这些顾问的帮助下,我们严格确保了情节、效果和特技的精准,我们将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前所未见的惊险世界。”主创人员几乎看遍了能找到的所有火山文献、电影、纪录片和照片,导演唐纳森甚至还同火山学家一起研究了关于夏威夷Kilauea火山和
华盛顿州圣海伦火山的第一手资料。
唐纳森说:“当
菲律宾的
皮纳图博火山于1991年6月喷发时,火山学界正努力作出预测,幸运的是,虽然存在重大争议,但他们最终作出了正确预测,那就是休眠600年后的大爆发。当年皮纳图博火山爆发达到高潮时形成的巨大蘑菇云蔓延130英里,此前有两万多人得到及时疏散,是火山学家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任本片技术顾问的有以火山危险评估和火山风险管理见长的前美国地质勘测局科学家约翰·P·洛克伍德,曾是皮纳图博火山专家团的领队和决策者)、广泛研究自然灾害灾后影响的火山及地震地质学家大卫·哈洛以及来自喀斯开火山观测站的火山学家诺曼·麦克劳德。
尽管唐纳森对火山学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但他不想将本片拍成纪录片式的电影,而是希望打造出一部感人至深、激动人心、有趣而可怕的
剧情,并且其中吸引眼球的特技和特效又不能掩盖演员的表演。
·片中火山是在
洛杉矶的一个机库中搭建而成,整个模型占地100平方英尺,高35英,为钢木结构。
·为了制作足以以假乱真而又安全可靠的火山灰,剧组特效部门曾尝试使用锯末、
石膏和面粉,但最终选择了报纸纸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