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父是指母亲的哥哥或弟弟,是中文中亲属关系的称谓。在传统社会生活中,舅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舅父的妻子则被称为舅母、阿妗或舅妈。不过,“舅”也可以指妻子的哥哥或弟弟,即妻舅。在英文中,舅父与叔伯等统称为Uncle。在某些地方,舅父指母亲的哥哥,而母亲的弟弟则称为舅舅。此外,母亲的堂兄弟称呼为堂舅舅,再从兄弟称呼为再从舅舅,表兄弟则称呼为表舅舅。舅父这一称谓出自《
史记·孝文本纪》。
“舅父”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孝文本纪》中,原文为:“封
英布舅父赵兼为周阳侯。”由此可见,古代文献中已经有了“舅父”这一称呼。
司马贞在《
史记索隐》中解释:“舅父,即舅。”,说明在古代,“舅父”和“舅”是同义词。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舅舅被视为母亲家族的
父权制代表,其地位尊贵,比
姨母(母亲的姐妹)更为亲近。在
汉族传统中,舅舅的地位尤为重要,他在处理母家和外甥家庭的重要事务上享有决定权。古代女性怀孕后,首先要向舅舅报告,这体现了舅舅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舅舅也有决定其姐妹是否改嫁的话语权。在中国传统上,妾之娘家和夫家没有姻亲关系,因此不论嫡庶,嫡母之兄弟才属正式的舅舅。
在
山东省的婚丧等场合中,舅舅需要坐上位,尽量避免年轻的舅和年老的姑夫姨夫同桌,以符合山东尊老的习俗。在
山西省,舅舅在婚丧嫁娶及分家这些日常生活的礼仪中占有重要地位。
福建省古俗对舅父非常尊重,甚至在漳泉州称做母舅。婚丧礼上母舅是重要人物。于婚后还有舅父探新房的习俗,男家需馈赠红包,称”结衫带”。
按照闽南人与客家人的传统,遇到有女儿将出嫁时,其舅父需于大位。于婚嫁时须奉茶或酒水、红枣和甜贻,而舅父须给予喜钱(即红包)。在闽粤地区的客家人中,外甥满月时要由大舅主持宴席,在席位上,舅舅也必须要坐在”最大”的位置。
在中国传统上,妾之娘家和夫家没有姻亲关系,因此不论嫡庶,嫡母之兄弟才属正式的舅舅,若然是庶出也只能私底下称生母兄弟为舅舅;同样妾之兄弟,亦非夫之舅子。这也是舅父与没有亲属关系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