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状模型
采用有向图结构的数据结构模型
网状模型是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结构模型称为网状模型。
正文
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结构模型称为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
特点
用网络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其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顾名思义,一个事物和另外的几个都有联系……这样构成一张网状图。
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
(1)允许一个以上的节点无双亲。
(2)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简介
网状模型是最早出现的网状DBMS。网状模型中以记录为数据的存储单位。记录包含若干数据项。网状数据库的数据项可以是多值的和复合的数据。每个记录有一个惟一地标识它的内部标识符,称为码(DatabaseKey,DBK),它在一个记录存入数据库时由DBMS自动赋予。DBK可以看作记录的逻辑地址,可作记录的替身,或用于寻找记录。网状数据库是导航式(Navigation)数据库,用户在操作数据库时不但说明要做什么,还要说明怎么做。例如在查找语句中不但要说明查找的对象,而且要规定存取路径。世界上第一个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是第一个DBMS是通用电气Bachman等人在1964年开发成功的IDS(IntegratedDataStore)。IDS奠定了网状数据库的基础,并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发行和应用。1971年,美国CODASYL(ConferenceonDataSystemsLanguages,数据系统委员会)中的DBTG(DataBaseTaskGroup,数据库任务组)提出了一个著名的DBTG报告,对网状数据模型和语言进行了定义,并在1978年和1981年又做了修改和补充。因此网状数据模型又称为CODASYL模型或DBTG模型。1984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提出了一个网状定义语言(NetworkDefinitionLanguage,NDL)的推荐标准。在70年代,曾经出现过大量的网状数据库的DBMS产品。比较著名的有Cullinet软件公司的IDMS,Honeywell公司的IDSII,Univac公司(后来并入Unisys公司)的DMS1100,HP公司的IMAGE等。网状数据库模型对于层次和非层次结构的事物都能比较自然的模拟,在关系数据库出现之前网状DBMS要比层次DBMS用得普遍。在数据库发展史上,网状数据库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正文
特点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