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厝巷村位于
潮安区金石镇,是一个独立的自然村,除了6户
潘姓家庭外,其他居民均为
黄姓。村庄名称来源于宋末时期黄氏始祖德翁公的到来,他从
莆田市县石井巷迁移至此,当时村里有一条巷子,巷口设有哨楼,因此得名黄厝巷。这里是烈士黄阿玩、黄乌皮、黄弟仔和黄木河的故乡。1957年,潮安县人民政府将黄厝巷村命名为“红色游击区”。
黄厝巷村地处金石集镇东南方2公里处,距离
潮汕公路大寨车站约0.8公里。东北部与
辜厝村相邻,东南方向紧靠陈厝巷村,西部连接
张厝巷村。村庄总面积约为0.78平方公里。主要土地类型为砂泥田和泥田,适宜种植水稻、
番薯、小麦、花生、
甘蔗和
柑橘等多种作物。
黄厝巷村历史上以农业为主要产业,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得到显著提升。自1978年以来,各种农作物的产量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随着
改革开放的推进,自1996年起,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
不锈钢制造为主的多个行业,如毛纺织业、装饰品制造业、配件业和抛光业。截至2005年,该村的电力消耗位居全镇首位。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市场的活跃,推动了全村经济的发展。海外华侨对家乡的热爱也体现在他们对教育设施、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事业的支持上。通过多方筹措资金,黄厝巷村建设了自来水厂、敬老院、村道
水泥路、新学校以及带有灯光球场的村前广场,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黄厝巷村与陈厝巷、张厝巷合称为三巷,它们与
辜厝村、南埠黄、厂头、田头、廖厝、赖厝、上官路共同构成了金石十乡,隶属于大寨地区。
大寨村地区的信仰对象是风雨圣者,每十年轮换一次灯首活动。2012年,黄厝巷村举办了灯首活动,此前于2011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与陈厝巷进行了灯首交换,随后在2012年正月二十二日正式举行灯首仪式。
在1931年至1935年间,黄厝巷村村民参与革命斗争的人数超过70人。为了纪念这些烈士,1957年,
潮安区人民政府授予黄厝巷村“红色游击区”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