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学是研究音乐教育规律的学科,属于艺术教育学的特殊领域。其研究内容涵盖音乐教育的本质、社会生活音乐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学校生活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方法、教材的选择,以及音乐教育的
音乐学各分科课题等。音乐教育学不仅以培养人为目的,还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是一种人文社会学科。
中原地区的音乐教育历史悠久,早在
商朝之前就有了音乐教育的雏形。
周代时,音乐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形成了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周礼》记载,音乐教育机构的人数多达1463人,分为行政、教学和表演三部分。音乐教育的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相应的规定。《礼记·内则》中提到,音乐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的重要环节,包括学习乐器、舞蹈等内容。周代的音乐教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学校。
在西方,古希腊人重视音乐教育,音乐是儿童必须学习的内容。
柏拉图和
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强调了音乐的道德伦理作用。
中世纪时期,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四艺”之一。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教育受到了
人文主义的影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再次得到提升。
启蒙运动时期,
让-雅克·卢梭和巴塞多夫等教育家提倡音乐教育应该适应人的自然性和心理发展水平。
音乐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年轻,但在人类文明史上已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音乐教育活动的雏形伴随着音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西方的音乐教育活动同样历史悠久,古希腊时代就已经开始了音乐教育。近代音乐
教育学的形成得益于
音乐学和教育学这两门学科的独立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呈现出多极化的特点。国际音乐教育协会(ISME)的成立促进了全球音乐教育的发展。
音乐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音乐教育指凡是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增进知识技能的一切教育主要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学校音乐教育。学校教育一般可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学校的音乐教育也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二者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前者是以培养音乐专门人才为目标;后者的教育目标为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及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很广。由于各音乐教育学分支教育目标不同,研究范围也有宽窄之别。其研究范围通常可分为广域型、学科型及专业型等。广域型音乐教育学以音乐教育实践为基础,人与音乐教育学相关的
音乐学、教育学以及哲学、美学、
社会学、心理学、物理学、
历史学、
民族学等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出发,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研究,以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学科型音乐教育学研究特定的音乐学科中的教育目标,以实现该目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应有模式为课题展开研究。专业型音乐教育学则是对专业音乐教育学问题的系统论述。
音乐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分析研究法、统计研究法等。随着音乐教育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发展,重视学科间的交叉研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重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重视系统研究、重视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等成为音乐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向。
音乐教育学的发展与音乐教育实践密切相关。
新中国成立以来,音乐教育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在
改革开放后,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内外的音乐教育理论和教学法体系的引进,开阔了国内音乐教育学研究的视野。音乐教育学学会的成立,为音乐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平台和支持。近年来,音乐教育学的研究成果显著,出版了多部相关专著,反映了音乐教育学研究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