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鼎元(1749-1812),
清代官员、学者,字味堂,一字和叔,号墨庄。他是四川绵州人,
李化楠的侄子。1778年,他通过
进士考试,成为官员,担任兵部
主事。他曾奉命前往
琉球王国。李鼎元擅长诗文,与兄弟李化樟、
李化元一起被称为“绵州三李”。他的著作《师竹斋集》广受好评。
乾隆三十五年(1770)举于乡,四十三(1778)年成进士,改
庶吉士,散馆,授检讨,改授
内阁中书,不久升宗人府主事。
爱新觉罗·颙琰四年(1799)册封疏球副史,钦赐正一品麟蟒服,出使琉球,“宣布朝廷威德,训迪海邦士子,令皆兴起文教。”为使时,“减除七宴,辞却金”。回国后升兵部主事。嘉庆十七年病卒于
邗江区友人署。鼎元与弟骥元、从兄调元先后在翰林,皆负文望,与骥元有“二难”之称。
王昶《
湖海诗传》言其所作“意沉挚、辞警拔。仕后,索米不足,远游江海,所过名山大川,发其抑郁无聊之气,拔地倚天。三吴士大夫未能或之先也。”
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评云:(李鼎元)“才笔谨严,风骨高峻。”“奉使(
琉球王国)诸作,才气雄健豪迈,前无古人。即雨村诗老,亦当退舍。诚然为
蜀汉一大宗也。”鼎元一生,“襟怀洒落,崇尚风节”。“务名义,敦气节”,善诗文,诗近
苏轼,代表作有《师竹斋集》十四卷,《
使琉球记》六卷。诗歌成就超过从兄
李调元。李调元和其从弟李鼎元、
李骥元号称绵州“三李”,
清代著名学者
王昶在《蒲褐山房诗话》中说:“近日绵州称三李,以墨庄(李鼎元)为最。”生平事迹见《
清史列传》七二本传,
李恒《
国朝耆献类征》卷一四七。
1800年(清嘉庆五年),李鼎元时任内阁
中书舍人,任册封琉球王国副使,奉命随
赵文楷出使琉球。其所著《使琉球记》以日记体裁,详记出使始末。书中对
钓鱼岛、
赤尾屿等岛屿进行了记述。
十月九日赵舍人怀玉举续
重阳节会招同邵侍读晋涵吴中允锡麒叶
编修绍张检讨问陶熊检讨方受王给谏友亮魏秋部成宪伊秋部秉绶周舍人有声桂明府馥罗山人聘家弟编修骥元,以“人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分韵得花字
生不识要津,居贫乐自足。文章况小技,敢用惊世俗。船山朝入门,目光动流烛。翻搜我诗,入手不暇读。欢言侍郎至,文坛老颇牧。百战少降垒,只为此公伏。千里奔国丧,十年淡
瓜尔佳·荣禄。声光为景星,足音是空谷。藉藉道君诗,得陇复望蜀。知己独斯人,我辈当痛哭。闻言心暗惊,信否转难卜。回忆数载前,翁青厂曲。五至难一遇,龙门峻如筑。废食自思过,羞将只字渎。昔何拒之严?今何闻之淑!整冠试往探,怒又屡触。恍然悟前疑,扫门非古独。嗟予有两膝,私室未曾促。今甘床下拜,祗候不嫌辱。爱名情最痴,多言谤仍速。岂不投时好,思之已烂熟!
李调元纪念馆为
德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
清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诗人李调元,在
罗江区八景之一,玉京山上修建的一处仿古园林。现大殿用于展出各地书、画名家为纪念李调元而创作的书、画佳品供游人观赏,并已被罗江中学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调元纪念馆入口大型雕塑《文山函海》高约35米,总长约72米,黄沙岩建造,耗材3000余方,四个头像由上至下分别是:李调元、李鼎元、李冀元、李化楠(李调元之父)。雕塑作者是四川德阳雕塑艺术家罗平(德阳艺术墙《中华魂》作者)。
德阳《名人园》滨河公园位于四川省德阳市
旌阳区市内,峨眉山北路沿河景观公园走廊地带(滨河景观东大桥至黄河大桥沿线段),《名人园》内共有雕塑组雕、圆雕、
浮雕14组,全部使用德阳本地的红、黄两种
砂岩雕刻而成,运用多种雕塑艺术形式表现了德阳市历史上的众多历史名人。
德阳市《名人园》设计者为
四川省著名雕塑艺术家——罗平(二级美术师,德阳石刻艺术墙《中华魂》设计者)独立设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