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街道祠南村南与榕树下村为邻,北接乐一村,东临
东海滩涂,西与永昌堡隔河相望,地域面积0.744平方公里。常住户口623户,人口2718人,外来人口达1300人左右,有耕地920亩,海边滩涂 亩,是一个人丁兴旺,和谐发展的鱼米之地。
在与乐一村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张氏祠堂,村民们都居住在祠堂的南边,故名祠南村,解放后,曾为永康乡六村,公社化后,称海滨公社永华村,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原来的名称——祠南村。这里相连的三个村,绝大多数出自
张姓宗族,本村还有姜、叶、金、徐、朱、季、孙、曹、夏等19个姓氏的居民。张姓
姜子牙原为南京凤阳人,元朝
至正年间来
温州市做官,娶妻徐氏,传至今已有24代。其间名人辈出,尤其民国以来,张肇鳞,张景飞,
张肇骞,
张肇融等人在政界,学界,科学界颇有声誉。其他后辈也都努力创业,积极为国家,为地方做出贡献。
祠南村原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现在农业收入已退居次要地位。全村有制革,制阀门,五金加工,
冶炼,冷作,运输等企业120家。2006年生产总值为5995万元,人均收入8000元左右。
沿海居民,历来经受台风带来的深重灾难,祠南村居民也不例外。仅解放以后,在浙南一带登陆的强风就有20多次。台风夹着海水洪潮冲垮了沿海堤塘,冲毁了田园庄稼,冲塌了无数房屋,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峻的挑战。这里的祖祖辈辈在深重的苦难中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灾害斗,积累了改天换地的丰富经验,创造了许多光辉业绩。建沙城,修堤坎,围海涂,开河道,造陡门……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1996年,沿海现代化的堤塘建成后,不仅保证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安全,而且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地方。现在,我们村民正为如何利用滩涂,开发滩涂,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近20多年来的
改革开放政策,大大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上河头和沙城峰两片区为工业园区,永兴镇中学办在沙城峰下。
北京协和医院办在上河居民区。2002年在永梅公路边建成了新型的村办公大楼,集商业,教育,办公为一体。现在,旧村改建工作在在紧锣密鼓中进行。贯通东西的永兴三号横街已初县规模。
祠南村人居环境也不断改善。沿上横河岸的走廊式公园,花草繁茂,树木葱茏,下河的“震城堂”(也称五雷堂)在1988年重建后,殿阁庄严肃穆,古色古香,道坦绿树成荫,堪为居民的休闲场所。“震城堂”对岸的“祠南乐园”小巧玲珑,两棵
榕树高耸如盖,老人们常在这里听唱词,拉家常,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