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测绘》是一本由
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编著的教材,于2006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主要面向
建筑学、
城市规划、
风景园林等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内容涵盖了古建筑
测绘学的简史、相关问题、基本理论、测量学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测绘准备工作、单体建筑测绘(包括徒手草图、测量、摄影等外业及测稿整理、仪器草图、
计算机制图等内业工作)以及古建筑总图测绘和古建筑变形测量等方面的详细介绍。
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同时又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
1、建筑群的总平面图。这是对非单体建筑,即如有院墙、牌坊、廊庑、古碑刻、道路等构筑物的建筑而言的。
测绘学总平面图应该准确地表现出各单体建筑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间距,使其总体布局和环境一目了然。以往我们都是利用小平板仪来做这一项测绘的,现在我们可以利用一种功能更为强大的测绘仪器——全站仪来辅助测量,它可以统一的坐标定点,并且集
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的功能于一身,大大弥补了小平板仪数据不准确,使用不方便的缺陷。尤其是对于大面积的平面图测绘,甚至可以通过其专门的软件利用测量出来的控制点数据直接成图,这将极大地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
2、
单体建筑的各层平面。这一项内容的
测绘学相对容易。对于大部分的建筑一般只需皮卷尺、钢卷尺、卡尺或软尺就可以测出所有单体建筑的平面图。测绘平面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轴线尺寸,之后单体建筑的一切控制尺寸都应以此为根据。确定轴线尺寸后,再依次确定台明、台阶、室内外地面铺装、山墙、门窗等的位置,平面图就确定了。此外,我们还应该在此广泛使用激光测距仪,其优点是数据准确,使用方便,并且能测到一些因条件限制而人无法站立和上去的点的距离。它的这一大优势能在我们
测绘学立面和剖面图时发挥很大的作用。
3、单体建筑的正立面、侧立面、背立面。对于法式测绘,因为没有搭架,无法上到建筑物上用皮卷尺测量高度,所以这一类立面图都必须借助辅助工具进行测量。粗略测量时,我们可以仅借助竹竿和皮卷尺、铅垂球测出高度。但是要用做档案记录时,单层的建筑,如果有可利用的反射点就可以通过激光测距仪测出高度,如果没有反射点可以通过全站仪测出两点之间的高差就是建筑的高度。对于一些两层以上近现代的文物建筑主要是借助全站仪测其高度。测出各点高度后,各个立面图就可以确定了。
4、
单体建筑的纵剖面、横剖面。测量方法与
测绘学立面图的原理一样。不同的是剖面图要更清晰地表达出各层之间的构造关系。
6、大样图。包括了各种砖雕、脊饰、梁架的斗拱等部分的大样。因为这类装饰构件的线条、图案都非常复杂,甚至是一些人物、花鸟、虫鱼图案,而按照测绘的要求是要一一表现在大样图中的,这往往是古建筑测绘中最耗时、难度最大的。在法式测绘中,最好的方法是借助数码相机拍下各个大样的正、侧、底面的照片,然后测出各个大样中重要的控制点的距离,通过比照数码照片绘出大样图。以往做这一项工作要求
测绘学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美术基础,否则就无法进行,具有极大的限制性。而且稍稍复杂的图案都不能利用
计算机来绘制,这样一来传统的方法已明显不能适应数字化工作的要求了。但是现在这一问题开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利用一系列的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可以直接利用大样的数码照片勾勒轮廓线,这将大大简化了装饰部件大样图的测绘工作,而且画出来的图不再线条生硬,而是栩栩如生的。这一绘图原理还可用于考古发掘图纸和器物图的绘制:手绘的米格纸底图可以通过绘图软件处理成出版时所用的图,而不再需要描硫酸纸图了。
本教材内容包括建筑
测绘学简史,建筑遗产测绘记录相关问题和古建筑测绘的基本理论、测量学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测绘准备工作、单体建筑测绘( 包括徒手草图、测量、摄影等外业及测稿整理、仪器草图、
计算机制图等内业工作),以及古建筑总图测绘和古建筑变形测量等内容。本书还简要介绍了测绘新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如数字近景
摄影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三维激光扫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书中还附录了大量范图和经典作品以及相关的文物保护法规等内容,一定程度弥补了建筑教育中文物保护内容的不足。
本教材适用于
建筑学、
城市规划、
风景园林等专业本科生教学,也可用于文物保护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及古建筑爱好者自学参考。
本书涉及建筑
测绘学简史,建筑遗产测绘记录相关问题和古建筑测绘的基本理论、测量学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测绘准备工作、单体建筑测绘等内容。本书在力求理论严密、完整的同时,也注重实用性,可作为现场工作手册使用。尽可能兼顾严谨精确的方法和简易实用的方法,以适应不同教学课时和教学条件。另外,正误辨析的讲解方式,还能使初学者印象深刻,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