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宗祠位于
广东省东莞市企石镇江边村的隔塘自然村和大围自然村交界处,是江边村年代最早、现存规模最大的祠堂。黄氏宗祠占地面积654平方米,建设布局为三进三开,内竖36根石柱作支撑,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中轴线对称布局,在阑额、普坊上施如意斗拱,二进设明天井,正门为斗拱牌楼,高宽各12米。
黄氏宗祠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清咸丰九年(1859年),族人黄龙韬对
聂氏宗祠进行重修。1992年,黄氏宗祠由江边村村民集资重修。2019年,江边村在黄氏宗祠开展了“出嫁女回娘家,念亲恩拜祠堂”特色活动。
黄氏宗祠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由黄学伊倡议兴建。清咸丰九年(1859年),族人黄龙韬因征剿
太平军有功,受朝廷封赏后,对祠堂进行了重修。
新中国成立后,黄氏宗祠曾一度成为东莞第七区政府的会堂、放电影的场所,后又改作榨糖、碾米、榨油作坊。1959年夏天,
东江河水急涨,黄氏宗祠内的木料、牌匾包括
海瑞题书的一副楹联木匾(硬木,长约4米、宽约0.4米)被作为抗洪应急物资,加固东江堤围险段,
决堤时全部散失。文革期间,黄氏宗祠的牌匾、
木雕及工艺构件被视作“四旧”,大部分被毁。1992年,黄氏宗祠由江边村村民集资重修。2019年,江边村在黄氏宗祠开展了“出嫁女回娘家,念亲恩拜
聂氏宗祠”特色活动。
黄氏宗祠占地面积654平方米,布局三进三开,面宽五间,进深三间,硬山顶,抬梁式混穿斗式结构,中轴线对称布局,在阑额、普坊上施如意斗拱,庭院式设计,使用36根石柱作支撑梁架。正门是斗拱牌楼,高宽各12米,二、三进各设有明天井兼回廊,三进另辟有左右厢房。
黄氏宗祠设计上既保留了优秀的中原建筑文化,也结合了南方的气候特点,形成了格调明朗大方的珠江三角洲早期特色建筑文化。黄氏宗祠的头门采用高规格斗拱牌楼须经朝廷获准方可建造,在民间建筑中比较少见,
聂氏宗祠门口的“起凤”牌匾是皇帝御赐。
黄氏宗祠在古建筑艺术、民俗风情等方面都有其特有的研究价值。黄氏宗祠内保存有明朝
海瑞题赠的楹联(仿制品)一副,有黄学伊题书的正门牌匾,有清
光绪帝嘉奖族人黄龙韬为“振威将军”的木刻圣旨,还保留有一批木雕、石雕、灰塑等建筑构件,工艺考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黄氏宗祠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江边村开始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聘请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
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对重点文物建筑进行
测绘学与修缮设计,并编制《江边村古建筑群保护规划》。江边村成立古建筑群管理所,落实保护责任,由专人对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进行造册登记,建立文物档案,实行挂牌保护和管理。并投入经费维护、修缮黄氏宗祠。
海瑞和江边村先贤黄学伊是挚友。有一次海瑞专门来到江边探访黄学伊,在黄氏宗祠客居20多天,并为宗祠书题“匡弼王公葵悃日倾沾雨露,忠诚赤子铎声时振彻云霄”楹联一副。并为黄氏祖墓题写了“福寿名山”,刻碑于墓莹。楹联仍悬挂在“敬思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