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河属
辽河,横贯
鞍山市北部市区,承泄工业
废水及城市污水。万水河主流发源于千山风景区仙人台,
流域面积458km,河长67km。上游6条支流在陈家台桥以上汇合后穿过市区经
沈大高速公路入
辽阳县境内。河宽一般80~100m。上游有金家岭等三座小型水库。
万水河,原名南沙河,是流经鞍山城区的面积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千山风景区最高峰——
仙人台,在
辽阳市汇入
太子河,是太子河的一级支流。有着百年历史的南沙河,曾经河水清澈,各种水生物自由生长,对涵养
鞍山市北部地区水源起到了很大作用。抗战时期,鞍山儿女还在南沙河抗击
日寇,写下可歌可泣的战歌。
建国后的工业发展为鞍山带来了“钢都”的美誉,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当时的南沙河(万水河前身)两岸有
鞍山钢铁集团厂区及市政的大中型企业50余家,流域内人口42.4万人,耕地26.7万亩。城市段河道长13km,同时因下游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
废水中悬浮物、COD等污染物严重超标,河道水质发生恶化,臭味较浓,呈黑色混浊状态,河中生物基本绝迹。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右岸滩地上乱建、违建房屋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河道汛期行洪,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
2007年,
鞍山市政府投资8亿元开始改造这条河流。修复桥面、建堤修坝、治理河水、拓宽河面,如今,一条25米宽、双向4车道的滨河大道横跨万水河。未来,公交车、旅游观光车均会在滨河大道上设站,满足人们出行、休闲所需。
而即将建成的
立山区万水河公园位于万水河两岸,全长4.4公里,占地面积约18万平米,是集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
生态公园。据悉,
胜利桥以东的万水河公园建设工程预计投资6000万元,建设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胜利桥到曙光路桥南侧,此段全长1200米,宽度在15—40米之间,整个绿化面积将为48000平方米;第二部分,河岸北侧公园,全长1200米,宽度从100米至20、30米之间,主要以打造特色景点,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地为主;第三段则是,曙光路桥——陈台桥南侧,全长1800米,绿化面积将达到54000平方米,届时立山市民也将重新回到依水而居的生活画卷内,而整个万水河公园建成后将填补市区没有滨河公园的空白。
第一部分以靠近
胜利桥边原有大树为主要打造内容,被称为“记忆之林”景观。因原胜利桥原有若干大树树形优美,所以改造过程中,以保留原始树木美感为主,再相应栽种树木,把这一段打造成极具观赏性的树林,之后在相应的树林下建休闲草坪,步道、儿童天地等观赏性与功能性等空间场地,为市民提供一个优美的好去处。
第二部分景观地段主要在胜利桥到曙光路桥的中间地段,因为在此沿河处都是高层住宅,为了服务于这部分居民,增加活动空间,搭建板式木制平台,通过在水中打木桩,给市民打造一处在水上乘凉休息之地,同时也延展停留空间,扩大户外活动场地。此处景观也被称为“风之舞台”。
第三部分的建设主要考虑到供市民活动的功能性。在靠近曙光路桥一侧的河岸上,围绕规划道路丁字节点展开设计,在这里设置眺望台、步道、台阶式休闲空间,为市民搭建一个很好的观景之点,同时也建立公交车站点等功能性场地,这个景观也被称为“眺望台”。
万水河南侧最后一个景观为湿地广场,修建在曙光路桥边。因为这部分原始地形地貌就比较有特点,所以修建景观时也是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打造具有湿地景观的风景带,并在此增设功能小屋(公厕等)和广场,服务于到此游玩的市民。
此外,在万水河公园南岸建好后,万水河公园北侧也将开始建设,设计构想上主要是与南侧互相呼应。计划建设五处景点:一是在胜利桥
东北地区侧,经常有市民路过的地段,搭建一个百米以上可容纳较多人集散及休闲娱乐的场地;还将在景区内创造人工山谷,时钟造型主题广场,以及光景胜地等五个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