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文,又称合书,指把二字或以上的汉词浓缩成一个汉字书写单位(一个方块字字符)的文字形式,涉及构字部件的置换、重用,有时甚至会减省部分,而读音则仍保留原本的多音节读法不变。比如说在“博”字上加个“宀”就是“博物馆”,仍然念ㄅㄛˊㄨˋㄍㄨㄢˇ(bówùguǎn)三个
音节;一个“止”字上从“林”字左边再从一个“火”字的字符,就是“禁止烟火”,同样读音不变。
合文是一种“合体字”,然而并非所有合体字都是合文。“合体字”是一种相对于“独体字”的概念,所谓“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所有由超过一个单独部件构成的汉字都可以称为“合体字”,而合文的最大特色是单字符多音节,这特点是一般合体字所无的。
相对于“合字”条目所陈述的概念,“合文”是一个关于汉字的概念,早在商代已被大量使用,而“合字”条目所描述的概念,随了适用于“合文”外,也适用于汉语以外的二合字母,是个大小概念的问题。
合文最早见于商代文字,在甲骨文里,合文的应用非常普遍,到了
西周,
姬发的谥号“武王”写成的合文“”字也常见于青铜器铭文。
宋代起流行把一些寓意吉祥的词句合书成一字,写在斗方(通常只有部件的置换拼合和重用,没有部件的减省)。这种合文通常应用于节日时作为一种祥瑞的张贴饰品,或作为一种文字游戏,并不应用在写作中。
近代图书馆学家
杜定友(1898-1967)曾于1924年创“”字来代替“图书馆”一词(读音是 ㄊㄨㄢ tuǎn),于当时中日学术文化界也曾流行一时。
1926年,日本杂志《圕》以“圕”字命名,杜定友对《圕》第一期所有文章中“圕”字的使用情况加以统计,统计结果是──该刊用“圕”字436次,如用旧例“图书馆”则须用1308字。
从上述的统计看来,这种文字形式似乎节省了很多字符,用起来好像经济得多,可是,由于汉语是分析语,“图书馆”这三个
语素分拆开来,可以跟其他汉字组合成很多不同汉词。翻翻词典,用上“图”字、“书”字或“馆”字来构成的词条很多,表达能力很强。但“圕”字不是语素,没有再组合的能力,不能用于表达别的意义。这么一来,如果我们要为每一个汉词做一个新字,就等如让汉语倒过来向综合语的方向发展,跟用有限汉字组成无限汉词的方法比较起来,长远下去,合文这种文字形式就显得很不经济。
合文虽然有上述的限制,不过也有部分应用于方言里的合文,发展成单
音节字而被保留和广泛应用的例子,比如说“甭”原是北方方言“不用”的合文,后连读成ㄅㄥˊ(béng)一个音节;“”原是
吴语“勿要”的合文,后连读成ㄈㄠˋ(fiào,国际音标:[viɔ])一个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