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领域对"讨好型人格"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界定和测量方法。根据对讨好行为和讨好型人格的分析,有关研究将讨好型人格界定为:个体在
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对内贬抑、对外褒扬的稳定心理特质。
讨好型人格指的是个体对内压抑自己的需求,对外迎合他人的性格特征。其中“人格敏感”和“换位思考”是讨好型人格的先决条件;“自卑抑制”和“和善恭顺”是讨好型人格的特点;“妥协牺牲”和“恭维迎合”是讨好型人格的外在表现。
基本概述
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迎合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含有强烈的自我牺牲成分在内从而导致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冲突同时自己也深感痛苦的障碍。
主要特征
对别人的感受特别敏感
讨好型人格的人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自己做了什么别人会不喜欢,越重视对方,越会担心,导致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一个小错误也会懊恼很久。
讨好型人格的人内心非常敏感,擅长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能敏锐地察觉到他人的需求,并迅速采取行动满足他们。他们拥有强大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在亲密关系中,他们是贴心的伴侣;在群体中,他们是乐于助人的好人,总是考虑他人的需求,愿意超出自己本职工作的范围去做一些额外的事情。因此,他们一开始很容易受人欢迎。
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讨好型人格的人没有主见,别人说吃什么就吃什么,别人说玩什么就玩儿什么,自己的举动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很怕被嫌弃,降低自己心里才更安全。
讨好型人格的人为了保持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往往选择一味忍让,但这却导致他们失去了原则和底线。他们容忍他人的越界行为,习惯性地抬高他人而贬低自己。毫无疑问,虽然讨好型人格看起来善良、积极和有吸引力,但他们内心隐藏着更严重的负面情绪。经常讨好别人的人往往最终都会面临同样的结局:他们竭尽全力对待他人好,却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未能得到,甚至可能被利用和伤害。
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
讨好型人格的人害怕说不,不懂拒绝,被人占了便宜也会选择默不作声,担心一旦拒绝,与别人的关系就会破裂,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很怕给别人添麻烦,担心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
讨好型人格的人非常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害怕让人失望,因此很难或不敢拒绝别人的请求。然而,迎合他人的需求的代价是严重忽视了自己。即使知道别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也会勉强自己去满足,甚至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维持和谐关系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在他人面前,他们常常展现出善良可靠的老好人形象,但内心却充满了压力。他们一直渴望得到他人的喜欢,但由于无法始终如一地做到这点,他们感到相当失望。
缺乏界限和原则
讨好型人格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以取悦别人为目的,既守不住界限,允许别人在自己的生活里指手画脚,又经常突破别人的界限,渴望建立亲密关系又常常因为别人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而受伤。
形成原因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时代因素等等,尤其家庭教育,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家庭里,许多父亲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里,隐含着这样一种态度:你只有乖、听话,才能获得被善待的资格;你只有成功,才能获得生存的资格。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人之所以急于讨好别人是因为自我价值出现问题。他们希望自己做个老好人能换来接纳与喜爱。另外一些讨好者以往受到过不好的对待,以至于在某个时间点,他们就决定,为了受到更好的对待,就要讨好这些虐待他们的人。长此以往,对这些人来说,讨好他人成了一种生活常态。
自我接纳度低,自我认知不够
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因为自卑,所以会通过别人的态度去获得自信。他们对自我的接纳度很低,无法在内心世界中建立客观良好的自我认知。只有通过别人的喜欢和欣赏才能获得自信的快感。
逃避恐惧
原生家庭对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某些家庭教育模式可能会让孩子从小就形成一种"不讨好就会被打骂,不讨好就不会被喜欢"的思维模式。这种驯化性思维模式往往会在成年后延续,导致个体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在人际交往中,他们觉得自己必须讨好他人,否则就会不被喜欢。因此,对这些人来说,讨好成为了一种逃避策略,一种保护自己、避免关系中排斥的方式。
自虐式安心
在学术领域中,这种通过情感自虐来获得内心安抚的心理状态被称为自我挫败型
性格障碍。这种模式通常从成年早期开始,并且个体会下意识地选择更困难的路径来达到某个目标,好像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成就。这样的逻辑是,通过自虐的方式来减少内心不安,仿佛通过惩罚自己,例如通过讨好他人,精神上就能感到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