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控制是企业在实施经营战略过程中,对其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并与预先设定的战略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并分析偏差,进而采取纠正措施的过程。这一过程旨在确保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与企业当前内外部环境和目标保持协调一致。
简介
主要内容
战略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设定绩效标准,即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内部条件,确立绩效标准,作为战略控制的基准。
- 绩效监控与偏差评估,通过对实际绩效的监测和与标准绩效的对比,进行偏差分析与评估。
- 设计并实施纠正偏差的措施,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保障战略的成功实施。
- 监控外部环境的关键因素,因为这些因素是企业战略的基础,其变化可能导致战略前提条件的改变,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 激励战略控制的
执行主体,激发其自主控制和自我评价的积极性,以确保战略实施的有效性。
过程步骤
战略控制的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
1. 制定效益标准,即评价计划并制定预期的战略效益。
2. 衡量实际效益,即收集和处理数据,进行职能控制,并监测环境变化。
3. 评价实际效益,即比较实际效益与计划效益,识别差距并分析原因。
4. 纠正措施和权变计划,即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纠正或补救措施。
控制方法
战略控制的方法包括预算、审计和个人现场观察。预算作为一种财务或数量指标,不仅是资源配置工具,也是战略控制的手段。审计则侧重于审查财务论断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个人现场观察则是企业管理层深入现场,直接观察和解决问题。
系统要求
战略控制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2. 有意义,即与企业关键目标相关联,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3. 及时性,即提供适时的信息,适应不同活动或职能的时间跨度。
4. 定性信息,即提供趋势信息,帮助快速发现问题。
5. 促进行动,即提供易于行动的信息,避免信息泛滥。
6. 简单易懂,即避免复杂性,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
作用
战略控制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证战略的有效实施,影响战略决策的实施效果和效率。
2. 决策能力与效率的制约因素,影响战略决策的冒险程度。
3. 提供反馈,帮助企业了解战略决策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4. 推进企业文化等基础建设,为企业战略决策打下良好基础。
种类方式
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发生在战略实施之前,通过审批和预测,防止战略行动偏离标准。常见的预测因素包括投入因素、早期成果因素和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
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发生在战略实施之后,通过比较实际结果与标准,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常用的方法包括联系行为和目标导向。
随时控制
随时控制又称过程控制,管理者实时监控关键过程或整个过程,及时纠正偏差,确保战略实施的正确方向。
避免型控制
避免型控制通过预防不当行为的发生,达到无需控制的目的。可通过自动化、分担风险或放弃活动等方式实现。
开关型控制
开关型控制又称事中控制或行与不行的控制,通过检查战略行动并与标准对比,确定是否继续。具体操作方式包括直接领导、自我调节和共同愿景。
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广泛使用的控制方式,包括预算控制和比率控制。
生产控制
生产控制涵盖产品品种、数量、质量、成本、交货期和服务等方面,分为产前、过程和产后控制。
销售规模控制
销售规模控制是为了平衡经济效益和资金占用,对销售规模进行控制。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包括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覆盖生产过程和非生产过程,强调事前和未来的质量控制。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旨在通过控制各项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包括有形和无形费用的控制。
其他
特征
战略控制的基本特征包括适宜性、可行性、可接受性、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不一致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弹性和伸缩性。
常见问题
战略控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无视环境变化、市场冲击后衰落、目标达成未知、成效沟通不畅、决策滞后、责任推诿、员工误解领导意图等问题。
影响因素
战略控制受市场需求、资源和能力、组织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新的趋势,如质量、价值和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性提升,关系建设和竞争导向的发展,业务流程管理和整合的趋势,全球导向和区域规划的加强,战略联盟和网络组织的兴起,权势架构及其影响的重视。
控制层次
战略控制层次包括战略控制、战术控制和作业控制。组织控制、内部控制和战略控制是企业控制的三种形式,分别负责企业的使命、目标和战略问题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