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肉外界普称肉元,唯有季家市人称砧肉,怪就怪在“砧”字上,所谓“砧肉”就是选用前夹心不肥不瘦的猪肉,用菜刀把瘦肉剁成肉末,肥肉剁成米粒状,和以淀粉、水、酒、姜、葱汁拌匀,做成包子大小的肉团,油锅稍煎呈焦黄色,后放作料烩烧,先大火、后温火直止放糖收汤,这样出来的占肉表面光亮,内里熟嫩,油而不腻,夹在筷子上完整无损只晃不散堪称一绝,至现已有第四代传人,继承技艺,在省级餐饮业单项比赛中也曾荣获殊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以热情接待,晚间小宴,虽谈不上山珍海味,倒也表达了深深的乡土之情。当最后端上一碗装得满满的,园园的、红红的、亮亮的到台前时,在座者不约而同的迸发出惊讶之声:“呀”“肉元”“狮子头”、“肉丸子”、“饼烧”我说,你们所报菜名是否有错,我说不错,因地域、烹调技艺差异,习惯叫法也就各有不同,季家市人习惯地爱称它为砧肉(音:占),它独特之处,历史悠久,传统技艺,实为饮食文化瑰宝。
200多年前季家市是一个繁华商楼林立,纵深小巷幽静,大小
河港贯通,运输
商船来往穿梭,水陆码头交通便捷,人文景观深厚底蕴。从而带来饮食文化的提升,从单一的饮食到高雅的品尝,从无名小吃到特色餐饮,无不适应了当时各阶层人士的人际交往和丰富了平民百姓的生活需求。
根据季家市文史资料记载,清朝末年南街解树芝家就以祖传占肉、老汁鸡等烹调技艺,闻名季家市。上至社会名人雅士富豪贾商,及至百姓人家遇有喜庆吉祥之日,无不请解某到府亲自掌勺,烹制菜肴。
众所皆知的季家市“砧肉”多少年来,几代人辛勤创新,已经在周边地区产生了影响,它已成为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是
家常菜中经典之作。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口味越来越趋向营养化、健康化、传统化、多味
蟹黄、
蛋黄、虾仁占肉等多样配料应运而生,色香味形俱佳,酒店、饭店、家庭已普遍接受,并经常使用它。其味越做越鲜美,把传统的“砧肉”技艺发扬光大,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