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昌,1934年生,北京市人。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至今。1977年—1984年,杨应昌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磁学教研室主任。期间曾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路易·奈尔实验室和美国密苏里-罗拉大学材料研究中心工作。1997年,杨应昌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任北大物理系教授,凝聚态物理博士生导师。
1958年,杨应昌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同年任教于北京大学。现为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固体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杨应昌教授研究物质的磁性,研究宏观磁性与
微观结构的联系,以基础研究为先导,结合我国资源特点,在探索新相,发现新效应,开发新型
稀土磁性材料方面取得一系列在国际上领先的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
自然科学二等奖、王丹萍科学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一等奖等。1997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物质磁性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首次合成具有ThMn12 型结构富铁的新相并通过
中子衍射研究明确了该结构的特点与形成条件。最早研制成功多元Nd2 (Fe、Al、Co)14 B型磁体,可同时提高磁体的
矫顽力和
居里点。发现了 Nd-Fe-N系和 Pr-Fe-N系新型永磁材料并首先确定了多种不同类型
稀土氮化物的
晶体结构,阐明了在稀土-铁金属间化合物中的间隙
原子效应。
杨应昌院士被誉为中国新型
稀土永磁材料开拓者,第23届国际稀土永磁与先进磁性材料及其应用大会上被授予杰出成就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者。退休之后仍然在工作岗位上坚守奋斗多年。作为一名在磁学战线的“尖兵”,杨应昌院士一直积极投身磁学的基础研究,并不遗余力地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杨院士开拓进取的自主创新精神对广大青年学子具有高度的示范引领作用。(时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龚旗煌院士评)
杨应昌院士治学数十载,在数学力学、物理学和
气象学等领域研究中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同时在教学中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为学校和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为全校师生员工树立了典范。获得该奖项是对几位院士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的充分肯定。(时任北京大学党委原书记闵维方和北京大学原校长
许智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