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是由作家孙惠芬于2001年创作的中篇小说,首发于杂志《
人民文学》2002年第1期。
小说讲述了两个新婚不久即独守空房、承担繁重劳动任务的农村新媳妇潘桃和李平,因丈夫外出打工后共同的心灵空虚和寂寞心理,她们俩由敌对到认同,再到最后两人姊妹情谊宣告破灭的故事。小说借女性心理的流动与情感的纠葛表现主人公们对世俗的困惑、挣扎与抗争,并通过对“离土”'思想与对城市文明向往的描写,揭示了农民精神现代性的觉醒与突围。
内容简介
在中国农村“男工女耕”这种特定的社会现象下,两个新婚不久即独守空房、承担繁重劳动任务的农村新媳妇潘桃和李平,因丈夫外出打工后共同的心灵空虚和寂寞心理,她们俩由敌对到认同,小心翼翼地互相走近,逐渐地互相理解、信任,最后成为无所不谈的近乎于同性恋的好朋友,共同建立起一个隐秘的生活空间,安放未曾实现和已经破灭的理想。在男人缺席或不在场的情况下,这种带有同性恋色彩的友谊,成了她们的精神支柱,支撑着她们蔑视和反抗世俗的眼光与打击,滋润着她们漫长而劳苦的日子。当年终丈夫回家后,李平从两个女人的世界蜕变回现实的“成子媳妇”,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而潘桃因丈夫迟迟未归,对丈夫的怨逐渐演变成了对李平的妒嫉,最终心理失衡,向婆婆透露了李平曾做过三陪的秘密,使李平遭致丈夫的毒打,李平一生的幸福被毁,潘桃的心灵也钉上了沉重的十字架,两人姊妹情谊的神话宣告破灭。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孙惠芬是一位从辽南农村走出来的作家,农村已经融进了她的血液,一辈子都难以释怀。正是因为这种农村情结,孙惠芬连续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民工的小说,《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便是其中之一。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写于2001年夏天,那时候孙惠芬刚写完小说《民工》,讲述的是一对父子在城里打工的故事,写完后就想,男人们在城里打工,那么他们身后的女人们呢,于是就构思了两个女人的故事。整个写作非常顺利,只用了十几天。小说最初题目叫《两个人》,投到《
人民文学》,很快收到回信,当时做副主编的李敬泽先生给予小说很高的评价,可他觉得《两个人》这个题目不是很好,要孙惠芬改成《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她坚持过,但最终还是被李敬泽说服。
人物介绍
潘桃
潘桃是一个追求自我,优雅的女性,和李平初次见面是在李平的婚礼上,她认为结婚不应大操大办,所以她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既能彰显自我又实惠的婚礼模式。但她没想到的是,一个精心打扮的新娘居然提前下车与未婚夫挽手走过她家门前。突如其来的反差和冲击毁掉了她的优胜心理,只留给她一阵猝不及防的疼痛感和危机感。潘桃和李平关系发生巨大转折是在民工离家后,面对空虚寂寞的生活,潘桃需要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这时也只有李平可以理解潘桃。面对李平丈夫的回归,潘桃却煎熬地等待着没有回来的丈夫玉柱。此时的潘桃无法忍受李平再次超越和压倒她,就连婆婆在强调李平风流的时候她的心也会瞬间疼一下,哪怕是“风流”。所以,封建传统思想成了她最后必胜的武器:“她做过三陪,跟过很多男人。”这句被传统观念截然抵制的话毁掉了李平。
李平是一个新婚不久即承担繁重劳动任务的农村新媳妇,当她知道自己的婚礼打败潘桃这个歇马山庄独占头的女人时,她们间的“攀嫉”就被众人推上了“擂台”。潘桃已经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当成与李平的对决,而让李平格外上心的不是如何过日子,而是一个叫潘桃的女子。尽管李平决定告别过去,踏实地过平常日子。但是,面对那些羡慕和向往“城市气”的女人们,她还是决定用“城市气”来稳固自己在歇马山庄的地位,所以她穿上了那件在城里买的黑白花边外套毛衣。李平的丈夫和潘桃的丈夫外出打工后,在没有男性的世界里,同病相怜和空虚寂寞使她们暂时接纳了对方。但实际上,她们并未真正放弃“攀嫉”。李平在潘桃家出于礼貌与潘桃的婆婆说了几十分钟的话,冷落了潘桃,潘桃就认为李平为人处世比较圆滑。丈夫成子的回家填充了李平的空白,但也唤起了潘桃心底的“攀嫉”,潘桃向婆婆透露了李平曾做过三陪的秘密,李平因此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惩罚”,最终离开了歇马山庄。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在《歌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中,孙惠芬以对人的“心灵历史”一贯的热切关注,围绕两个农村新媳妇由亲常到疏远的感情纠葛,站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交汇撞的时代旋涡中,借女性心理的流动与情感的纠葛认真地审视、思考着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下乡村女性的生存境遇。通过描写主人公们对世俗的困惑、希扎与抗争,以及对农村女对“城”的渴望,对“乡土”的回归,触及到乡土中国“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女性意识觉醒”发的艰难历程,从而使其作品在单纯的故事情节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在潺潺溪水一样清澈透明的叙述背后隐含着深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文化意蕴。
小说中的歇马山庄作为历史转型期的乡村,是一个不再执著于脚下的土地,对城市充满向往,又固守着自身的冒昧与传统的一个空间。在这个传统文化空间里,女性的贞洁比生命重要。男人因羡慕城市而缺席,可传统男权文化的影响却又无处不在影响着妇女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并内化为女性自身的行动准则。潘桃一方面向传统挑战,来显示自己的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又利用这种传统来发泄心中的嫉恨与失落,从而直接导致了李平的不幸,也直接扼杀了她们的友谊。
从作品表层看,《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在内容上围绕两个农村新媳妇由亲密到疏远的感情纠葛,展开绵密的心理描写。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困于语言技巧的自我欢娱和心理描写的自我把玩,而是借女性心理的流动与情感的纠葛表现主人公们对世俗的困惑、挣扎与抗争;通过农村女性对“城”的渴望与“离土”意识的刻画,触及到乡土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作品蕴涵了相当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并通过对“离土”'思想与对城市文明向往的描写,孙惠芬揭示了农民精神现代性的觉醒与突围。虽然客观地讲,《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是一个“离土”的主题,但并没有超越新时期乡土小说的思想高度,无力完成太多的理论超越。
艺术特色
叙事角度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表现了作家精湛的叙事艺术。首先,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选取。这一极其灵活多变而又神通广大的叙事视角,赋予作家一双上帝的眼睛,使他卓然独立于小说里所有人物之上,无所不在,无所不知。从全景式的鸟瞰,到男女欢爱床第前的窥视,从人物的外表仪态、言行举止和微妙情感变化,到人物隐含不露、无人知晓的复杂内心世界,叙述者都畅行无阻,从而把读者引入作家依次展开的生活画卷中。就本文而言,作者要全景式地展示两位新媳妇的情感遇合过程,纤毫毕现地镂示出各自复杂微妙的内心隐秘和情感脉动,如果不是采用了这一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而是把视角限制在作品中某一人物身上或某一人物的内心世界里,那么能否达到这样圆满的效果,怕要打个很大的问号。事实上,作者正是充分发挥了这一叙述视角的优长,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地出入于人物的内心世界,洞烛幽微,写照传神,才使她们得到了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展示,成为形神兼备、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
典型形象,使之双峰并峙、各领风骚、相映生辉、相得益彰。而读者也得以成为名副其实的“观众”,情不自禁地进入这一视角造成的“阅读
幻觉”中,高度投入地观赏了这出精彩动人的情感和性格的悲剧。在获得极大心理满足的同时,去深思和领悟故事的哲理蕴涵,去揣摩作者对生活、人生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其次是作品匀称规整的叙事格局。作者从题材本身的特点出发,立足于我国读者传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不仅使故事具有高度完整性,而且在叙事过程中多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有分有合、齐头并进的布局,使情节的运行有板有眼、井然有序,显得开合有致、张弛有度,极具节奏感,显示了纯正地道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故事叙述的全过程中,作者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钢琴演奏家,只见其双手在琴键上灵活自如地弹击游走,传出的曲调时而平静舒缓,时而低沉压抑,时而欢快流畅,时而缠绵柔和,时而雷电交加,时而惆怅感伤。异彩纷呈,风光无限,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品首尾照应的写法,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美感。开头是结婚那天李平和成子从潘桃家门前经过,只见他们并肩“挽手走过”,李平“简直就是电影里的空姐”,漂亮、迷人、洋气、城市;结尾仍是他们从这儿经过,却是“一前一后”,“李平脸色相当苍白,眼窝深陷着,原来的光彩丝毫不见”。两相对照,真令人心痛不已,感慨万千。而最末一笔说二人断交后,李平家常去的是她的姑婆婆;“潘桃已经怀孕,每天握着婆婆的手,大口大口地呕吐,想说话。婆婆听着,看着,目光里流露出无限的幸福与喜悦”。这一笔更像在读者的心口上洒了一把盐,其强烈的反讽意味催人沉痛反思。这两个主人公终于从此告别浪漫,回归山庄女人最现实的生活轨道。作品的情节营构无疑是独具匠心的。
最后,是诗意浓郁的叙事笔调。《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是一篇小说,又具有诗的格调和品位。作家是用诗的笔调歌咏这个情感和心灵的故事的,它的语言像诗那样明朗动听又纯净洗练,精美典雅,韵味天成,处处散发出诗的芬芳。从叙述方式看,作者善于把“讲述”“显示”和“议论”有机交融在一起,做到情动辞发,情濡其中,使笔下的生活内容境界全出,情味十足,充满诗情画意。
修辞角度
从修辞角度看,作者特别善于切合情境氛围,运用新鲜别致的巧譬妙喻,沟通抽象与具象、无形与有形、情与景、心与物的联系,做到传情写照,妙合无垠,笔触所至,触著生辉;与此同时,作者又把巧譬妙喻与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段紧密结合在一起,只见妙语连珠,一气贯注,文采飞动,气象万千,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作品第二部分写潘桃婚后尚未从少女时代的浪漫遐想中走进现实的精神状态时,先用三个“在这样的春天里”领起的排句,从“屋子、院子、地垄”三个方面展示农家在这一季节的应有之景,然后反复运用“没结婚时”和“结了婚”的对比表现潘桃无法摆脱这一切的心理感受,把潘桃的失望和无奈,她的空虚感、失落感和压抑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又真切可感。
作品影响
2005年4月24日,根据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和《
民工》两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民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作品评价·
在歇马山庄,日子从容地推进,故事从容地上演。孙惠芬以她尖刀般的笔触从这个小小世界里剐出了人性的种种情状。它不似人们想像的那样简单、粗鄙,却是如此的纠结错综,如此的精妙繁复,让人如开天眼,又见新宇。
获得荣誉
作者简介
孙惠芬,1961年生于辽宁庄河,
辽宁文学院专业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当过农民、工人、编辑。出版小说集《孙惠芬的世界》《伤痛城市》《
城乡之间》《民工》《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岸边的蜻蜓》《
歌者》《赢吻》《
致无尽关系》《歇马七日》《孙惠芬乡村小说选》,长篇散文《
街与道的宗教》,长篇小说《歇马山庄》《
上塘书》《
吉宽的马车》《秉德女人》《
生死十日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