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1644~1700),字蒲衣,广东番禺人。
王邦畿之子。七岁能诗。明亡后,尝弃家入
丹霞山为僧,名古翼,字辅昙。旋游
庐山,居太乙峰六、七年,始归返于儒。筑庐于西山之麓,其地与屈大均沙亭咫尺,旦夕相从。性好
琵琶,家稍裕,即理书卷,手口沫无休时。窘,即弹琵琶,琵琶声益急,则其窘益甚。妻弟闻之,尝遗十金不顾,而弹益切,俄而闽使者及粤大吏先后馈至,合500金,乃舍琵琶,召宾客,大作岁事,分济贫亲友,金缘手尽,率以为常,未几而琵琶声复作矣。娶潘梅元之女孟齐,能诗,通史汉诸书;倡随相得,乐贫偕隐。有女瑶湘,亦能诗,后嫁于故人李恕之子仁。自度新曲,作昆山腔,以寄其意,仁倚而和之,瑶湘吹
洞箫以赴节。卒年五十七岁。同人私谥清逸先生。著有《大堂初集》十二卷,与《诗经正讹》、《岭南诗纪》、《梳山七书》(均清史列传)等,并传于世。选辑岭南三家之诗成《岭南三大家诗选》二十四卷,隐然有抗衡江左三大家之意。(岭南三家,即
清代广东省诗人
屈大均、
陈恭尹、
梁佩兰的合称。其诗蔼然以春,肃以秋,荣于草圃,朗若玉山,丽则典瞻,而纯由学问酝酿变化以出之。《
三编清代稿钞本》收录有其诗作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