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飞墓位于东莞市榴花东街新苑路与榴花南路交叉口东 150 米,靠近榴花东街、沙岭西路、榴花东街新苑路和松柏坊一巷。在公共交通方面,附近设有多个公交站,包括峡口、熊飞将军墓园、榴花东街、余屋北等,可以换乘 X18 路、77 路、73 路、315 路等多条公交线路。
熊飞墓为东莞市的一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墓葬,公布时间为1989年1月7日。该墓为
南宋抗元民族英雄
熊飞将军的
衣冠冢,始建于宋末,历史年代为明代。清同治六年(1867年)、1982年、1999年多次维修至今,为熊飞将军墓园。墓长8米,宽4米,砖石沙灰砌筑,有享堂两个。保护范围:墓后1米、墓前9米、墓左右各30米。
熊飞墓,为熊飞与亡妻
李姓合葬的衣冠冢,位于附城峡口榴花新围村后山坡上。清同治六年(1867年)东莞
举人何仁山等重修,建国后的1982年也曾重修。墓长8米,宽4米,砖石沙灰砌筑,有享堂二个,现状尚好。
熊飞墓始建于宋末,为
衣冠冢。清同治六年(1867 年),东莞举人何仁山等重修熊飞墓。建国后的 1982 年和 1999 年也曾对熊飞墓进行重修。2006 年又再次进行重修。经过多次维修,熊飞墓的现状尚好。墓长 8 米,宽 4 米,砖石沙灰砌筑,有享堂两个。熊飞墓的修缮历程体现了后人对这位抗元英雄的敬仰和缅怀之情。每一次的修缮都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让熊飞的精神得以延续。
熊飞(?-276),这位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以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英勇的抗争事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是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一生,是充满悲壮与牺牲的一生。
熊飞出生于东莞附城榴花村,一个普通的乡村。然而,当国家面临危难之际,他毅然挺身而出,成为了抗击外敌的中坚力量。在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攻陷了
临安区,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熊飞在岳父
李用的支持下,联络东莞各地的义士,组成了一支义军,北上投奔
文天祥,共同抗击元军。
在第一次起兵勤王失败后,熊飞并未气馁。在宋宗室赵必的鼓励下,他重新整顿军队,再次起兵抗元。在铜岭一战中,他成功击败了元军,姚文虎被杀,元军全军覆没。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抗元军民的士气,熊飞乘胜追击,收复了莞城,并挥军攻打
广州市,迫使元将黄世雄北逃,成功攻克了广州。
然而,战争的局势是复杂多变的。当元将
吕师夔率军进入
广东省梅岭时,广东制置使
赵溍命令熊飞和夏正炎领兵北上抵御。在
大庾岭的遭遇战中,宋军战败,熊飞退守
韶关市,最终因刘自立变节降元,元军攻入城中,熊飞所部与元军展开了激烈的
巷战。在这场战斗中,熊飞英勇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
熊飞的牺牲,是
南宋抗元斗争中的一个缩影。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后人敬仰的典范。东莞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将他的衣冠与亡妻
李姓合葬在榴花新围后面的山岗下,建立了熊氏墓地。清同治六年(1867年),东莞
举人何仁山倡导重修熊飞墓,以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敬意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