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泉堡村是
海淀区东升乡下辖村,东临京昌公路,西至学院路,南至北沙滩,北至四街南口。早年间双泉堡村呈东西走向,村民居住较为分散。解放后划分
北京市行政区域时,将村子一分为二,绝大部分划归海淀区,一少部分划归
朝阳区。上世纪六十年代此地为东升公社的一个自然村。
关于这一地名由来有几种传说。第一种说法是因为元代曾在此设双线局,明代称“双线堡”,到了
清代被改为“双泉堡”。
元朝的纺织方法是按合并线的股数分为双股线和多股线,就是用两股以上的单纱线或丝线一次或多次合并加拈而成,这在当时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纺织方式。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在
元大都城北二十余里处设立双线局,负责双线织法和织品的征购。到了明代称“双线堡”,即“铺递”之意,是古代传送公文的驿站。清代这里也没有负责双线织法和织品的征购机构,驿站也消失了,逐渐形成一个自然村。因这里离德胜门不远,过往的人很多,经常在双线堡歇脚,于是这里就成了连接京城与关外的一个“驿站”,因“双线堡”的“线”过去繁写成“线”,时间一长,人们就把“双线堡”的“线”字叫白了,叫成了“双泉铺”或“双泉堡”,因“铺”与“堡”字意相近,都是“驿站”的意思。
第二种说法是从前这一带树林茂密,而且经常有野狼出没,所以人们路过此地时都非常害怕。有两位从居庸关外来的猎户是兄弟俩,见这里是交通要道,车马往来很多,便打算在此开一家客栈,既能吃喝,也能住宿。因为他们姓权,于是就给自己的小店取名“双权堡”。他们杀死了经常在此出没的几只野狼,盖了十几间毛草房,“双权堡”的幌子刚挂出去没几天,就来了许多客人,小店越开越大,不少人也在它的周围盖起房子,渐渐的这里成了一个村子。日子长了,人们就把“双权堡”叫白了,叫成了“双泉堡”。但此说过于牵强且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可能是民间传说。
第三种说法是此曾有一古井,井中有两股清泉,四季涌动,其泉水甘甜,引得四乡八里的人们来此打水,于是该泉所在的村子被称为双泉堡村。但一井出二泉无所征信,而说“双泉堡”由二泉而得名也无文字记载。
京昌路位于
东升乡东部,是
海淀区与
朝阳区的“分界路”,因是京城通往
昌平区的道路,也称“昌平路”;因最初是德胜门到清河镇的道路,也称“德清路”,又因起点为德胜门,曾称“
德昌路”。此路早在秦代为北方大道之一,元代是帝后往来于大都(今
北京市)、
元上都遗址(今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间和运漕粮的驰道。明代为通往皇陵的御道,
清代为驿道,是北京通往内蒙、
张家口市等地的交通要道。1934年改为简易公路,实为较为宽敞的土路。1949年以后曾多次拓宽、改建。1950年将该路跨越清河的公路桥重修,七孔木桥改为十三孔木桥,1954年将土路改为石子路,1957年3月铺沥青路面,并开通第一条公共汽车,即德胜门至
清河镇的44路。后因路面经常翻浆,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夕,改为水泥路面,同年德胜门至
昌平区的45路公交车开通,不久又开通了由
清河经北沙滩向西走
清华东路的55路公交车,以后这三条公交车均改为“3”字打头,即今天的344、345和355路。
八十年代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1996年开始在原路的基础上建设高速公路,并于2001年全线通车。起点自北
北京三环路马甸桥,与三、四、五和六环路互相连接,经清河、
回龙观地区、
沙河市、昌平、
南口镇至居庸关,因此路直达八达岭旅游区,被命名为“
八达岭高速公路”,后延至
河北省张家口市,也称“
京张高速公路”,又因八达岭被人们所熟知,使这一新路名很快被人们所熟悉,而被叫了几十年的“
京昌路”“德清路”和“德昌路”之名,却逐渐地被人们淡化了,目前尚有“
昌平路”的路标竖立于该路沿线。在该路的西侧,早年间多为太平庄大队、塔院大队、八家大队、清河大队的农田,清河以北有马坊大队和小营大队的农田,现在基本消失了。目前人们多将“京昌路”称为“八达岭高速公路”,但此路名将被取消。根据国家对全国高速公路的规范管理,在2010年7月前,将所有的高速公路按编号统一命名,“
八达岭高速公路”将更名为“G6
北京-拉萨高速公路”,即
北京市至
西藏自治区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