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作者为考订
司马迁《
全本史记》所载周秦以上史事之误而作,故名《古史考》。内容上主要是对《史记》所记
先秦人名、史事中出现的谬误作了一些必要的纠正与阐释。成书后,时人
司马彪认为谯氏的考订也“未尽善”。于是多据《
竹书纪年》里的记录,纠正了该书中已经存在的多达一百二十二条“不当”的说法。但司马氏作的考订今亦不传。
《古史考》是对二十多年反疑古思潮的全面回应。
吴锐认为历史是一门经验科学,不仅历史材料里掺杂了记述者的主观成分(未尝不可以称为“伪”),而且人们在解释历史的过程中又添加了主观成分,可以说伪上加伪。在科学的研究中,是不可能避开“伪”的,疑古的合理性在此。有意造假的当然要辨(姑且称之为第一层辨伪),不自觉的先入之见也要辨(姑且称之为第二层辨伪)。现在很多人对“伪”字很反感,其实正如
杨倞注解《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说:“凡非天性而人作为之者,皆谓之伪。”可见“伪”即人为,与“天然”相对。这是
唐朝人对“伪”字的正解,也可见唐代人对辨伪的态度。吴锐因而提倡“新疑古主义”。即将由他创刊的《中国古典学》第一卷《中国西部文明研究·清江篇》是他从“新疑古主义”立场出发研究地域文化史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