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王为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双耳四彩陶瓮,1950年4月出土,现藏于
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国宝级文物。
彩陶王1950年出土于
三坪遗址,高49.3厘米,泥质红陶,黑彩,平口,短颈,阔肩,腹部渐收平底。口沿处有对称的四只小突鋬,腰腹部有双耳。体型硕大,器外壁用黑彩绘出上中下三层纹饰。上层为草叶纹,中层为连续旋涡纹,下层为
摩尔纹。
彩陶王高49.23厘米,平口、短颈、阔肩、鼓腹,腹部逐渐下收、平底、口沿有四只突鋬,腹部饰对称双耳,系泥质红陶,通体饰黑彩。他的纹饰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是变体叶纹、中层是旋涡纹、共有4个波浪式大旋涡。每个大旋涡纹都围绕其中一个点旋转,每组旋涡纹各以同心圆为主体,尾随大弧线纹,构成后浪推前浪的卷浪式。三角空间处又补以同心圆纹。中间一层纹带最宽,是主体纹饰。
1950年4月,
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安集乡三坪村原党支部书记戚永仁和其哥哥戚永年在雨水冲刷的坑洼里发现并挖掘保存了这件彩陶瓮,1954年经黄河考古队甘肃分队文物普查员持续动员,戚永仁决定将彩陶王捐送给国家。
彩陶王出土地甘肃省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安集乡三坪村,地处
黄河南岸二级台地,分布于头坪、二坪、三坪、鲁坪等
缓坡台地上,包括圆地咀、犁地咀、蚂蝗咀、高崖咀、坨子岭、转咀等。其东至鲁坪,西到三坪边缘,南依三坪山,北临黄河。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00米,面积6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3米至1.5米。断崖暴露遗迹甚多,有灰土坑、灰层、窑址、墓葬、白灰层面。出土器物有陶瓮、罐、瓶、钵、盆,石刀、石斧、骨器等。地表、灰层内可见大量陶片。其陶质有泥质橙黄陶、泥质红陶、夹砂陶。主要纹饰有黑彩旋涡纹、平行纹、弧线三角纹、宽带纹、圆点纹、黑红锯齿纹、圆圈网格纹、蓝纹、绳纹、云勾纹、动物纹等。
1956年,彩陶王在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亮相,便以其古朴典雅、雄浑优美的造型赢得世人关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彩陶王”曾多次应邀到国外展出。1990年4月10日,原
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将“彩陶王”图案印制成面额为30分的纪念邮票一枚,并在中国及其他国家发行。
以“彩陶王”为代表的彩陶文化,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本身的崇拜敬仰心理。
马家窑文化彩陶器型丰富多样,纹饰非常精美,以旋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等为主,彩陶上的图案表达了当时各氏族部落有着共同的崇拜意识,也是先民们在生活中认识大自然的产物,因此在彩陶上也大多绘制了
黄河奔流不息、漩涡
急流、波涛汹涌的自然景观现象。如“彩陶王”上画着的旋涡纹、水波纹,就是先民们对水的敬畏、歌颂和崇拜。先民们居住在背风向阳的台阶地上,十分艰难地生活着,他们离不开水,又不了解水,更不能驾驭水,认为水威力巨大、神秘莫测,且有灵气,于是就产生了崇拜。
以“彩陶王”为代表的
彩陶艺术,体现了原始先民对艺术的追求。
马家窑文化原始艺术主要体现在繁丽多姿的彩陶纹饰上。马家窑彩陶纹饰艺术地再现了原始社会生活,如
摩尔纹、旋涡纹、网格纹、草叶纹等,反映了原始农业和渔猎的生活。在写实的基础上,又有了审美艺术的升华,用几何写意表达形象,对称和等分大量应用在彩陶的体形和纹饰中,如“彩陶王”上层为花卉纹,中层为旋涡纹,下层为水波纹。工匠在绘大旋涡纹时,是绕彩陶瓮腰腹部一周先定出四个等距点,然后再向所定之点引线使之成为四个很有规律的大旋涡纹,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等分的数学概念。
以“彩陶王”为代表的马家窑彩陶画是
中国画的根。彩陶是一部色彩和泥土的文明史,马家窑彩陶画在中国绘画史乃至中国美术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制作十分精致,图案异常精美,线条匀实,纹理繁复,构图精细,部局规整。纹样波浪起伏,涡旋流动,表达了极其波澜壮阔的美观效果,十足的精彩。造型也很特色,口沿外四钩形钮,腹部双耳,表面打磨光滑。属于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这件可以称作
中原地区彩陶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充分显示了马家窑彩陶的艺术最高造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叶茂林先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