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则亭,生于1944年,是古渔雁的后代。他致力于挖掘、采录和搜集近千则解释古船网由来和反映原始渔捞生活的神话、故事和传说,是当地知名的故事家。刘则亭自年轻时起就有意从事古渔雁民间故事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工作,是辽河口古渔雁民间故事的集大成者。他的努力对“古渔雁”文化的延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他成为海洋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目前,“古渔雁”民间文学已被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推荐并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人物经历
位于辽河口海域的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二界沟镇是特殊群体“古渔雁”的落脚聚集之地。他们沿袭着一种不定居的原始渔猎生存方式,每年沿着水陆边缘迁徙,在江河入海口的滩涂及浅海捕捞鱼虾。在积年累月的捕鱼捉虾生活中,他们留下关于海上漂泊的传说、故事,记录了早年“渔雁”们在各个海域
海滩经历的传奇,并一代一代传承至今。刘则亭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老渔民和古渔雁民间故事的优秀传承人。
2006年,古渔雁民间故事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刘则亭被授予“
辽宁省民间艺术家”称号。2009年,他被命名为古渔雁民间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已经年近七旬的刘则亭老人,除了将全部的心力投注到古渔雁民间故事、古渔雁民俗等捕捞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之外,还用自己的退休工资收集了四五百件故事中提到的船、锚、海碗等实物,使古渔雁民间故事有可依托的物质载体。同时,刘则亭还在每年寒暑假期间,为前来参观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学生们担当义务讲解员,广泛宣传和传播古渔雁民间故事和古渔雁文化。
刘则亭通过挖掘、收集、整理古渔雁民间故事的资料,先后出版了《渔家的传说》《渔家风物民俗史话》和《辽东湾的传说》,并有65篇故事被收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其中,《渔家的传说》于1992年获中国北方民间文学
二等奖,《渔家风物民俗史话》于2001年获首届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
优秀奖。2006年,在刘则亭的提议下,
盘锦市文化部门积极筹划建立了辽河口古渔雁文化遗产博物馆,从此,“渔雁”有了一个保存和展示海上文化的基地。
刘则亭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会做一天‘古渔雁’的守护人。” 在父亲的影响下,刘则亭的女儿和女婿对古渔雁文化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并决心要将古渔雁民间故事传承下去。
二界沟的渔民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刘则亭对祖辈们靠渔而生的生活经历和有关“古渔雁”的故事很感兴趣,他一边听一边记忆,时间久了,便有了丰厚的积淀。
“渔雁的传统不能丢,打鱼人文化少,航海经验、观天谚语,还有民间小故事,都没有文字记载,完全是口传,等你学了文化一定要把这些记下来”。刘则亭祖父的一句话像种子一样埋在他心里。尽管刘则亭只读到初一,无论上船捕鱼、参军,还是后来从事文化工作,他都不间断地收集整理这些渔家文化。
刘则亭已经收集整理了近千个故事、渔歌、谚语,寻访老渔民记录的手稿近60万字,录制数十盘磁带,并整理出版了《渔家的传说》《渔家风物民俗史话》等多部书,而待出版的“古渔雁”民间文学资料还有40余万字。
刘则亭的努力对“古渔雁”文化的延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他自己经数十年的积累和沉淀,也成为海洋文化研究领域里的专家。在他收集的故事变成书籍出版后,“古渔雁”的故事也广泛流传,并吸引了文艺界人士的关注。
刘则亭从小跟着祖父、父亲在
河北省的
白洋淀、文安洼打鱼,10多岁时跟随父母来到辽河口海域,一边读书一边打鱼。小时候的刘则亭特别喜欢听故事、讲故事,闲暇时,他经常从祖父刘英文、外祖父邵树本、父亲刘维珍、母亲邵汝兰以及老一代打鱼人那里了解关于古渔雁的民间传说。这些故事和难忘的“渔雁”生活伴随着刘则亭的童年记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渐渐枝繁叶茂。
随着社会的发展,
辽河口的“渔雁”越来越少,为了留住心中对“渔雁”的记忆,当时在
二界沟镇从事文化宣传工作的刘则亭开始有意识地回忆自己听过的古渔雁故事,并利用工作之便潜心研究辽河入海口地区的渔家民俗、口头传说,先后收集、记录文稿上百万字,整理和讲述古渔雁民间故事500多则。他讲述的古渔雁民间故事与内陆及海岛的口头文学有所不同,内容和形式上都带有鲜明的捕鱼生活特点和原始文化韵味。这些故事大都短小精悍,其中包括对“古渔雁”祖先的追怀、对海神和龙王的崇拜、对远古时代“渔雁”生活足迹的描述,以及
渔船、网具等捕捞工具的起源与演变等。因为刘则亭从小经历过“渔雁”生活的缘故,他善于运用生动质朴的语言来增加故事的感染力,在讲述故事时,他还会偶尔穿插一些渔歌、号子,运用手势等形体语言,使故事的表现力和现场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