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夏构造体系主要由各种规模的北北东、北东走向的褶皱带、挤压带、压扭性断裂带构成,伴有北东东向的扭压性断裂带(
泰山式构造)、北北西向的扭张性断裂带(
大义山式构造)与其斜交。新华夏系的某些断裂带晚近乃至现今还有活动的迹象。这可以从这些地方在近代屡有地震发生得到佐证。
亚洲大陆边缘及毗邻海域的、
燕山运动以来形成的一套巨型多字型构造体系。简称新华夏系。主要由各种规模的北北东、北东走向的褶皱带、挤压带、压扭性断裂带构成,伴有北东东向的扭压性断裂带(泰山式构造)、北北西向的扭张性断裂带(大义山式构造)与其斜交。它的主体是由总体走向北北东的3条巨大隆起带和3条巨大
沉降带构成(见图)。位于最东边的一条隆起带是濒
太平洋的一条岛弧褶带,自北而南,包括
千岛群岛、
日本群岛、
琉球群岛、
台湾省、吕宋、巴拉望和由东北到西南穿过
西加里曼丹的诸山脉。这条隆起带以西的
鄂霍次克海、日本海、
黄海、
东海、
南海等是与最东隆起带相辅而行的沉降带。在这一沉降带以西是第二条隆起带,由朱格尔山脉、
锡霍特山脉、
张广才岭、
老爷岭、
长白山脉、狼林山脉和由
辽东半岛穿过山东半岛直到江淮丘陵地带以及闽、赣两省的
戴云山和武夷山脉所组成。紧接第二隆起带以西的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江汉平原,再往西南,越过南岭,经遇
广东省西南部,直延伸到
北部湾,构成了第二条
沉降带。紧连第二沉降带以西,自北而南是由
大兴安岭、
太行山和湘鄂以西以及川东、滇东黔东境内北北东走向的诸山脉组成的第三条隆起带。此带以西,自北而南,为
呼伦贝尔市巴音和硕盆地,越过
阴山山脉,为
鄂尔多斯盆地,越过
秦岭和
大巴山脉,为
四川盆地,它们构成了第三条沉降带。第三条隆起带和沉降带都不是严格成一直线的,它们被阴山构造带和秦岭构造带阻隔,自北而南一段一段地向西约略错开,夹持在两纬向构造体系之间的新华夏系段落,常常表现为向东南凸出的弧形弯曲。另外,隆起带还呈现西缓东陡、
沉降带呈现西陡东缓的特点。新华夏构造体系内
岩浆活动强烈,尤以
花岗石浆的侵入为盛。酸性、中酸性火山
熔岩的喷溢也很强烈。
新华夏构造体系主要是在中生代中晚期发育起来的。成生时期可分为早、晚和晚近 3期。早期从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中晚期,晚期从晚侏罗世至早第三纪初期,晚近期是第三纪以来。早期构造走向以北东向为主,褶皱和断裂均较发育,控制了上三叠统至下中侏罗统的沉积和
燕山早期花岗岩的分布,在闽东南伴有动力
变质岩带。晚期构造走向以北北东为主,主要为断裂构造,控制了晚侏罗世至
白垩纪早第三纪断陷盆地的形成及其分布和燕山晚期
花岗石带。晚近期形成的前述构造,在地貌上呈明显的隆起与
沉降形迹。新华夏构造应力场至今尚持续作用。因此,新华夏系的某些断裂带晚近乃至现今还有活动的迹象。这可以从这些地方在近代屡有地震发生得到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