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华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潘志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党委常务副书记、书记。
基本情况
教育经历
1987.9-1991.7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学学士理学
1993.9-1996.7中国农业大学气象学硕士理学
1997.9-2000.7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博士理学
工作经历
1991.7-1993.8 盐城市农业学校助教
1996.7-1997.8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助教
1997.8-2002.1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
2002.12-2008.1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
2008.1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1999.6-2003.9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管理处处长
2003.9-2006.5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书记
2006.6-2008.8中国农业大学后勤基建处党委书记
2008.9--现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书记
教学课程
1.硕士生课程:全球变化与区域发展、自然灾害与减灾技术
2.本科课程:全球气候变化
研究方向
全球变化与旱地农业生态系统演变、陆面水文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
承担的主要课题
1.1996年7月—2000年12月,主要参加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内蒙古自治区后山旱农区综合治理与农业稳定发展的研究”(96-004-04-08);
2.1998年9月—2000年12月,负责完成农业部教育司“农科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速度与学科结构研究”(98-02-05);
3.2001年1月—2005年12月,主要参加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北方旱区农牧交错带防沙型农业持续发展模式与技术研究”(2001BA508B12),专题负责人;
4.2001年1月—2003年12月主持完成学校基金项目“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退化度研究”;
5.2002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方农牧交错生态系统退化评价与农牧结构优化研究”(30100127);
6.2003年至200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牧交错带生态重建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30270269)。
7.2006年至2007年主持国家气象局基金项目“我国农牧交错带时间序列植被数据处理与制图研究”
8.2006年至2010年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半干旱偏旱农牧交错带聚水保土技术集成与示范”(2006BAD29B09)专题
9.2006年至2010年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及适度开发研究”(2006BAD29B01)专题
10.2007年至2009年主持国家优势产品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生态保护型农业发展模式技术综合示范”
11.2007年至2009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田水环境演变与农作制度重建研究”(30771261)
12.2007年至2010年主要参加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科研项目“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监测评估技术开发”(GYHY(QX)2007-6-24)
13.2007年至2010年主要参加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的关键技术研究”(2007Bac03a02)(项目“全球环境变化应对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课题之一)
主要作品
期刊文献
[1]苗前补灌对内蒙古自治区黄土高原旱作区谷子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吴遥;高日平;蔡琳琳;黄哲帆;陈翛;门靖宇;赵沛义;潘志华.北方农业学报,2023(05)
[2]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气象条件变化对京津冀地区行业产出的影响研究. 王子忠;潘志华;宋玉;黄娜;龙步菊;伦飞.气象科技进展,2023(05)
[3]我国不同参考作物蒸散经验模型适用性分析及参数修正. 唐书玥;任思琪;李子怡;赵金媛;黄彬香;潘志华;王靖;潘学标;胡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3(10)
[4]新阶段农业气象学发展面临的形势与研究展望. 潘志华.中国农业气象,2023(04)
[5]北京地区不同城市热岛指标和城市效应研究方法的对比分析. 张昊;张宁;潘志华.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3(02)
[6]基于站点数据分析中国大陆区域喜凉/温作物界限温度的时空演变. 和骅芸;胡琦;唐书玥;赵金媛;潘学标;潘志华;王靖.中国农业气象,2023(02)
[7]1961—2020年中国北方向日葵种植区干湿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王晓晨;马雪晴;和骅芸;任思琪;唐书玥;赵金媛;潘志华;王靖;潘学标;胡琦.干旱气象,2022(06)
[8]中国西南地区单季稻高温热害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陈翛;黄彬香;潘志华;张艺璇;何奇瑾;胡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3(01)
[9]知识图谱视角下近十年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研究进展和前沿. 宋玉;潘志华;龙步菊;伦飞;黄娜;王琦;杨英达;葛禹铭;葛伊娟.气象科技进展,2022(06)
[10]1961—2020年中国小麦生长季干湿时空变化分析. 马雪晴;和骅芸;赵金媛;方彤;张建珍;潘学标;潘志华;王靖;胡琦.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04)
[11]科学应对长期气候风险. 潘志华.中国果业信息,2022(09)
[12]生态保育型农业内涵、实施途径与研究趋势. 黄彬香;潘志华;王靖;胡琦;徐琳;潘学标.山西农业科学,2022(08)
[13]基于Meta分析的垄沟集雨措施对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郑诗然;任思琪;张建珍;赵金媛;唐书玥;王靖;潘志华;潘学标;胡琦.山西农业科学,2022(08)
[14]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思路与格局. 郑大玮;潘志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2(19)
[15]气候变化影响链的形成机制及其应对. 潘志华;黄娜;郑大玮.中国农业气象,2021(12)
[16]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不同年龄类型农户生产行为差异及其影响机制——以乌兰察布市为例. 金玉铃;安萍莉;张国梁;陈鑫;魏玉凯;潘志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10)
[17]积温及热量资源概念的科学性问题与改进. 张子源;郑大玮;潘宇鹰;潘志华.中国农业气象,2021(08)
[18]气候变暖背景下黄淮海平原北部冬小麦生育期霜冻灾害发生规律. 马尚谦;潘志华;郑大玮;宋玉;黄娜;潘宇鹰;韩国琳;王佳琳;张子源;王子忠;彭瑞琦;孙国峰;刘聪.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07)
[19]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口老龄化及其撂荒效应——乌兰察布市为例. 魏玉凯;安萍莉;金玉铃;陈鑫;张国梁;潘志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07)
[20]中国马铃薯主产区生产特点、限制因子和对策分析. 李扬;王靖;唐建昭;张君;胡琦;潘志华;潘学标中国马铃薯,2020(06)
[21]山东省夏玉米土壤干旱阈值研究与影响评价 董智强;李曼华;李楠;薛晓萍;陈辰;张继波;赵红;侯英雨;潘志华.中国农业科学,2020(21)
[22]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在华北平原的适用性分析. 马尚谦;张勃;张佳琦;潘志华;吴乾慧;黄浩;杨梅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02)
[23]1984—2014年北京地区不透水地表的时空变化及其温度效应研究. 张稼乐;潘志华;匡文慧;潘宇鹰;韩国琳;王佳琳;黄娜;张子源;尹文娟.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0(03)
[24]长期定位轮作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君;潘志华;段玉;赵沛义;王博;李焕春;连海飞.中国农学通报,2020(04)
[25]WOFOST模型对山东省夏玉米发育期与产量模拟的适用性评价. 董智强;王萌萌;李鸿怡;薛晓萍;潘志华;侯英雨;陈辰;李楠;李曼华.作物杂志,2019(05)
[26]中国大陆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研究. 尹文娟;潘志华;潘宇鹰;韩国琳;王佳琳;黄娜;张子源;张稼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S1)
[27]APSIM-wheat模型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适应性评价——以内蒙古地区为例. 樊栋樑;潘志华;杨霏云;张婧婷;董智强;潘宇鹰.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06)
[28]基于APSIM模型评估北方八省春玉米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赵俊芳;李宁;候英雨;张祎;徐精文;蒲菲堉;潘志华;郭建平中国农业气象,2018(02)
[29]东北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日蒸散发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吴东;何奇瑾;潘志华;周广胜;董智强;韩国琳;张婧婷;赵慧;黄蕾;潘宇鹰;王佳琳;樊栋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08)
[30]覆膜对旱地马铃薯田土壤温湿度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高琳;潘志华;杨书运;王立为;徐慧;潘宇鹰;韩国琳;樊栋樑;王佳琳;吴东.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06)
[31]1961-2014年中国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胡琦;董蓓;潘学标;姜会飞;潘志华;乔宇;邵长秀;丁梦琳;尹紫薇;胡莉婷.农业工程学报,2017(06)
[32]基于APSIM模型识别气象因子对内蒙春小麦潜在产量的影响. 赵俊芳;蒲菲癱;闫伟兄;徐精文;李宁;潘志华;张祎;郭建平生态学杂志,2017(03)
[33]碳源和巨大芽孢杆菌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环境及N_2O、CH_4排放的影响. 高琳;潘志华;杨书运;王立为;徐慧;董智强;张婧婷;黄蕾;赵慧;张君;潘宇鹰;韩国琳;樊栋樑;王佳琳;吴东.中国农业气象,2016(06)
[34]Comparison of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Potential 生产率 of Different Staple Crops in the Agro-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 China. 唐建昭;王靖;赫迪;黄明霞;潘志华;潘学标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2016(06)
[35]1961-2010年中国0cm地温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变化的关系. 王佳琳;潘志华;韩国琳;程路;董智强;张婧婷;潘宇鹰;黄蕾;赵慧;樊栋樑;吴东.资源科学,2016(09)
[36]巨大芽孢杆菌对土壤N_2O释放量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高琳;王立为;潘志华;徐慧;杨书运;李玉婷.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07)
[37]基于产量及环境友好的玉米氮肥投入阈值确定. 张君;赵沛义;潘志华;段玉;李焕春;王博;景宇鹏;董智强.农业工程学报,2016(12)
[38]气候变化背景下武川主要作物生产水足迹变化分析. 赵慧;潘志华;韩国琳;董智强;张婧婷;赫迪;王立为;张君.中国农业气象,2015(04)
[39]适应 to a Warming-干燥 Trend Through Cropping System Adjustment over Three Decades:A Case Study in the Northern Agro-Pastural Ecotone of China. 张婧婷;安萍莉;潘志华;郝宝针;王立为;董智强;潘学标;薛青武.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2015(03)
[40]适应气候变化的意义. 郑大玮;潘志华.中国西部科技,2015(04)
[41]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Maize Potential 生产率 and the Potential Productivity Gap in Southwest China. 赫迪;王靖;戴彤;冯利平;张建平;潘学标;潘志华.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2014(06)
[42]增暖背景下新疆昼夜降水的变化特征. 韩云环;马柱国;杨庆;潘志华.气候与环境研究,2014(06)
[43]气候变化背景下旱地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缺水变化研究——以武川县为例. 张安凝知;潘志华;安萍莉;王立为;董智强;赫迪;潘学标;赵沛义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10)
[44]黑龙江省未来41年气候变化趋势与突变分析. 张婧婷;冯利平;潘志华.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03)
[45]北方旱作农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黄蕾;潘志华;邵长秀;董智强;赫迪;王立为.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03)
[46]防沙型农业的内涵、关键技术与研究展望. 潘志华;潘学标;妥德宝;赵沛义;安萍莉;郑大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02)
[47]适应气候变化的内涵、机制与理论研究框架初探. 潘志华;郑大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06)
[48]基于问题与目标的分阶段引导型教育模式研究. 潘志华;王珊;吴华杰;尹蛟;古丽;马艳阳;赵泉;刘星.高等农业教育,2013(11)
[49]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自治区草地生产力影响的模拟研究. 陈辰;王靖;潘学标;潘志华;魏玉蓉.草地学报,2013(05)
[50]Impacts of Recent Climate Change on Dry-Land Crop H₂O Consumption in the Northern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of China. 赵凌玉;刘亚玲;潘志华;安萍莉;潘学标;赵沛义.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13(04)
[51]半干旱区气候变化背景下近20年武川县耕地质量变化. 王立为;安萍莉;潘志华;赫迪;董智强.农业工程学报,2013(11)
[52]不同降水年型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及水分生产潜力开发的影响—以武川镇为例. 张璐阳;潘志华;孙彦坤.中国马铃薯,2013(02)
[53]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条件下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董宛麟;于洋;张立祯;潘志华;苟芳;邸万通;赵沛义;潘学标农业工程学报,2013(07)
[54]近50年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月季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刘亚南;潘志华;李超;安萍莉;潘学标.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04)
[55]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小麦生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武川县为例. 董智强;潘志华;安萍莉;潘学标;赵沛义.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04)
[56]从大学生参加文化活动的感知与收获看如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尹蛟;赵泉;吴华杰;马艳阳;王珊;刘培莹;高继卿;潘志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57]不同施肥水平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立为;潘志华;高西宁;陈东东;张璐阳;程路;周蒙蒙;李超;赵沛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02)
[58]北方农牧交错带作物耗水特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 赵凌玉;潘志华;安萍莉;潘学标;赵沛义.资源科学,2012(03)
[59]半干旱地区不同植被生态体系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周蒙蒙;潘志华;陈东东;张璐阳;安萍莉;潘学标;赵沛义.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10)
[60]基于水分的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研究——以武川镇为例. 夏哲超;潘志华;张璐阳;周蒙蒙;潘学标;妥德宝;赵沛义资源科学,2010(02)
[6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开发研究进展与思考. 潘志华;张璐阳;陈东东;周蒙蒙.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01)
[62]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赵员秋;张玲娥;潘志华.高等农业教育,2010(01)
[63]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退耕方式对生态健康的影响——以武川县为例. 刘慧;潘志华;周蒙蒙;张璐阳;安萍莉;潘学标;妥德宝;赵沛义.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01)
[64]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退耕方式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大果紫檀;潘志华;安萍莉;潘学标;妥德宝;赵沛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06)
[65]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农作制度对土壤风蚀因子的影响. 安萍莉;琪赫;潘志华;龚晨;潘学标;妥德宝;赵沛义.水土保持学报,2008(05)
[66]生态恢复目标下的生态需水内涵探讨. 夏哲超;潘志华;安萍莉.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04)
[67]阴山山脉北麓地区农作制度演变历程及演变规律研究. 龚晨;安萍莉;琪赫;潘志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02)
[68]不同围栏年限冷蒿草原群落特征与土壤特性变化的研究. 赵彩霞;郑大玮;何文清;潘志华;胡跃高;樊秀荣.草业科学,2006(12)
[69]阴山北麓地区种植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变化关系初探——以武川镇为例. 刘晓光;郑大玮;朱莉芬;妥德宝;潘志华.资源科学,2006(02)
[70]接种根瘤菌和腐殖酸肥处理下的土壤风蚀效应分析. 刘晓光;郑大玮;潘志华;林启美;妥德宝.水土保持学报,2006(01)
[71]北方农牧交错带(武川县)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及层化比率研究. 李涛;潘志华;安萍莉;妥德宝;赵沛义水土保持学报,2006(01)
[72]农牧交错带粮草带状间作防风蚀保土效应的研究. 赵举;郑大玮;潘志华;程玉臣.华北农学报,2005(S1)
[73]阴山北麓地区植被覆盖动态时空分析. 刘亚玲,潘志华,范锦龙,郑大玮.资源科学,2005(04)
[74]内蒙古武川县生态足迹分析. 大果紫檀,潘志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01)
[75]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退化与恢复研究. 刘亚玲,潘志华,郑大玮.生态经济,2004(09)
[76]农牧交错带缓坡丘陵区土壤风蚀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后山地区为例. 李忠辉,郑大玮,潘志华.中国水土保持,2004(06)
[77]基于能流物流理论的农牧交错带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以内蒙古后山旱农区为例. 范锦龙,潘志华,赵举,郑大玮,妥德宝.应用生态学报,2004(04)
[78]农牧交错带(武川镇)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潘志华,安萍莉,刘亚玲,郑大玮,妥德宝.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01)
[79]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变化研究——以武川县为例. 潘志华,安萍莉,刘亚玲,郑大玮,妥德宝.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05)
[80]风蚀强度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分析. 范锦龙,潘志华,赵举,郑大玮,妥德宝,赵沛义水土保持学报,2003(02)
[81]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及其对系统退化的影响. 潘志华,安萍莉,郑大玮,妥德宝.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05)
[82]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结构重建研究——以武川镇为例. 安萍莉,潘志华,郑大玮.资源科学,2002(01)
[83]环境因子有效性与春小麦生育期模型的建立. 潘志华,龚绍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03)
资料来源:
会议文献
[1]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 李超;刘亚南;潘志华;安萍莉;潘学标强化科技基础 推进气象现代化——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2
[2]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区域农业技术体系. 郑大玮;潘志华.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2010
[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科学发展中国特色低碳农业. 潘志华;郑大玮.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2010
资料来源:
社会职务
2009年,潘志华担任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理事。2012年,他担任国家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同年,他担任北京市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15年,他担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
获奖情况
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J-201-2-09-D06)“北方旱农区域治理与综合发展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1年集体(中国农业大学);
2.教育部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提名二等奖“农牧交错带农业综合发展和生态恢复重建技术体系与模式研究”获 教育部(2003年);
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1—04—004) “农牧交错带农业综合发展和生态恢复重建技术体系与模式研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04年);
4.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2014年);
5.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排名1;
6.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排名第9;
7.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12年)排名9;
8.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排名第4;
9.教育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提名二等奖(2003年)排名第4。
参考资料
潘志华.中国知网.2024-10-02
教授(正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24-07-28
潘志华.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新网站.2021-12-19
目录
概述
基本情况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教学课程
研究方向
承担的主要课题
主要作品
期刊文献
会议文献
社会职务
获奖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