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名。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惶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病发作长伴有
气短、
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着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惊悸日久也可转为怔忡。心悸病名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惊悸”等,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怔忡病名首见于宋代《济生方·惊悸怔忡
健忘门》。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痹症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
嗜食肥甘厚味、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蕴热化火生痰,
痰火上扰心神则为悸。或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损及于心,如附子、
乌头或西药锑剂、
毛地黄、奎尼丁、
盐酸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当用药过量或不当时,均能引发心悸、脉结代一类症候。
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多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
胸闷、
气短、失眠、
健忘、眩晕、
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心悸病可分惊悸与怔忡。大凡惊悸发病,多与情志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迅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不能自控,活动后加剧,多属虚症,或虚实夹杂,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见
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
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数或细弦。
症状:心悸
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症状:
心悸病易惊,心烦失眠,
五心烦热,
口干,
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
症状:心悸不安,
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症状:心悸眩晕,胸闷
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
症状:心悸不安,胸闷不舒,
胸痹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