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尔斯
英国当代作家
约翰·福尔斯(John Robert Fowles),英国当代作家,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福尔斯本职是教师,在发表长篇小说《收藏家》成功之后辞去教职,成为专职作家,同时个人还出版了诗集。在长达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约翰·福尔斯留下了六部长篇小说、多部非小说类作品以及短篇小说和诗歌。福尔斯的代表作《收藏家》《法国中尉的女人》和《魔法师》(也译为巫术师)在英美等国曾荣登畅销书的排行榜,并被作为英美两国各大学文学课的指定教材和必读书籍。他的书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有几部被改编成电影。
人物经历
1926年3月31日,约翰·福尔斯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的利奥-昂-西,父亲名叫罗伯特,是烟草商人,母亲名叫格拉迪斯。福尔斯是家中的独生子,15年后有了一个妹妹海泽尔。1939年,福尔斯在贝特福德中学就读。1943年成为班长,1944年离校。自幼在伦敦郊外的乡间生活,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一种远离人群的遁世心理。他在贝德福德中学的几年对他人生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他在这所非常贵族化的寄宿学校中受到良好的正统教育,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当时这类学校普遍实行高年级学生责罚低年级学生的野蛮的管理办法,他本人曾长期担任学生秘密组织的头领,他所必须充当的社会角色与他个人的心理气质发生痛苦而激烈的冲突。这一生活经历使他深谙等级制度、法律控制的实质,从青年时期开始产生了对一切当权者、组织者的强烈憎恨。
1940年,福尔斯举家迁至戴文郡的伊普敦。1944-1945年在爱丁堡参加海军大学短期课程班。1945-1947年担任王家少尉,在戴文郡达特摩尔奥克汉哲顿营地训练新兵。1947年至1949年底,他就读于牛津大学,获文学学士。其间,他主要学习法语法国文学,深受法国存在主义作家的影响。毕业后他在法国波瓦蒂埃大学任教一年,又去希腊的斯佩德西岛上一所男子中学任教一段时间,然后回到英格兰。福尔斯认为,他的精神气质和文化背景主要扎根于英、法、希三国,相比较而言,他认为受欧洲文化的影响更甚于英国本土。
20世纪20年代初,福尔斯正式开始他的作家生涯。他说自己之所以从事文学创作,是因为这样可以耽于幻想,可以随心所欲地虚构人物场景和对话,以逃避他所不喜欢的各种外界生活。1950-1951年,福尔斯担任法国普艾提斯大学英语讲师。与伊丽莎白·惠顿相遇,并开始发表诗歌。1953-1954年担任海特福德郡爱石桥学院英语教师,并开始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魔法师》,和伊丽莎白·惠顿结婚。
1954-1963年担任伦敦圣古德里克学院英语教师。1960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收藏家》。1963年《收藏家》正式出版并成为畅销书,福尔斯辞去教职,成为专业作家。1964年,非虚构作品《智者》出版(1968年和1980年两次修订)。1965年《魔法师》在美国出版(英国版出版于1966年),《收藏家》被改编成电影,影片由威廉·惠顿执导。
1966年,福尔斯和妻子伊丽莎白·惠顿从伦敦移居到多塞特郡的莱姆里季斯。1967年开始创作《法国中尉的女人》。1968年,举家搬迁到莱姆里季斯的贝尔蒙特庄园,《魔法师》被改编成电影,电影脚本由福尔斯本人撰写。
1969年,《法国中尉的女人》出版,荣获史密斯文学奖和国际笔会银奖。1978年,福尔斯担任莱姆里季斯博物馆名誉馆长。1981年,《法国中尉的女人》被改编成电影。电影拍摄的主要外景地即在莱姆里季斯。翻译莫里哀的戏剧《唐璜》并在国家大剧院演出。1982年出版长篇小说《尾数》。1983年被艾克斯特大学授予荣誉博士。
1988年,福尔斯罹患中风,从此深居简出。1997年被东英吉利大学牛津大学授予荣誉博士。1998年被查普曼大学授予荣誉博士。1999年,福尔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由戴安娜·维庞编辑的《福尔斯访谈录》出版。2005年11月5日,福尔斯在莱姆里季斯家中因心力衰竭逝世。终年79岁。
个人生活
1951年,24岁的福尔斯曾与法国姑娘吉奈特恋爱,虽然他们的关系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年。她成为他日后写作中的一个人物原型。1954年,和伊丽莎白·惠顿结婚。1990年,和福尔斯相伴33年的妻子伊丽莎白·惠顿死于癌症。1998年,和萨拉·史密斯结婚。2008年,埃琳娜·范·利斯胡特在苏富比拍卖行展示了一系列120封情书和明信片,这些通信始于1990年,当时福尔斯65岁。埃琳娜是一位年轻的威尔士崇拜者,也是牛津圣希尔达学院的学生,她联系了这位隐居的作家,他们发展了一种敏感的,尽管没有实现的关系。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作为一个存在主义者,福尔斯在他的作品中宣扬人在一个荒诞、丑恶、冷酷的现实世界中为获取存在和自由而陷入的焦急不安、彷徨和痛苦。他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在作品中表现得极其鲜明。《收藏家》中的米兰达因失去自由而死去,《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为了保持自由和独立而拒绝了查尔斯的求婚。
福尔斯小说中的艺术自由主题一直备受关注,但是福尔斯小说的艺术自由主题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自恋情结,而是从艺术层面发出的对人类自由的呼唤。福尔斯坚持认为,“诗歌表达的是个人的所思和所想,小说表达的是塑造的人物可能思和可能想的东西。福尔斯将其对自由的思考巧妙融会到创作中,以“自由”为永恒主题,既深刻展示了人类在荒诞现实中自我闭锁和仿徨的生存境况以及由此而生的追求自由的焦虑,同时也多侧面深层次地呈现了人类在自由求索过程中的种种苦难和艰辛。面对人类发展的困境,福尔斯不是简单的罗列事实,冷嘲热讽或悲观失望。而是以此为据,追溯到人性深处,积极探索自由之路。
艺术特色
叙事
“福尔斯主要运用了哥特体罗曼司、中世纪罗曼司以及历史罗曼司体裁”,通过罗曼司题材和现实主义技巧的有机结合,“福尔斯表达他对现代人存在的肯定态度。”
福尔斯对小说形式的革新是与其自由主题相呼应的。在福尔斯对自由的不断求索中,其存在主义自由观己经演化为他文学创作的深层内核。在创作中,福尔斯以存在主义为参照,不仅从主题意义上探索人类自由,而且将这种思想融会到叙事意识中。面对现实主义的僵硬和实验主义的肤浅,福尔斯以自由为审美定位,通过模仿和戏拟、复合式人称和视角、空间化结构等叙事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作者、人物和读者的传统角色和地位,在传承与革新中形成了自由的叙事形态,也即在“自由”原则指导下,作者、人物、读者的自由合作,凸现了其存在主义自由观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统一。同时其作品中所传达的读者意识、革新意识、传统意识体现了作者对二十世纪后半叶小说创作的全新认识和小说美学的新观念,为当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灵活性的发展方向。
“自由”不仅贯穿于福尔斯创作的主题意义,而且体现在其叙事意识中,实现了社会层面个体生存自由与艺术层面创造自由的完美结合。在创作中,福尔斯游走于写实与实验之间,既实现了自己作为作者的最大自由,又赋予了人物和读者最大自由,使他们参与到创造中来,成为具有能动性的自由个体,从而在对作者、人物和读者三者关系的根本改造中,有效传达了其自由观在叙事层面的体现,也即在“自由”原则指导下,作者、人物、读者的自由合作。
在“自由”叙事原则的指导下,福尔斯的创作体现出传统与革新的交融,现实主义和实验主义在其作品中交叉并置。例如《法国中尉的女人》既是以人物、情节为中心的传统小说,又像是以小说形式写成的论文集;既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体制和风格的模仿,又是对它的嘲弄和戏谑。这种新旧交织的典型创作手法正是福尔斯在传承与革新之间寻找的一个平衡点。
从《收藏家》到《巫术师》福尔斯在人物、情节、语言、风格等方面大都表现出对传统现实主义创作规范的靠近,有些甚至是刻意的模仿。例如《收藏家》对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的模仿戏拟,小说中两位主人公的名字均出自这部戏剧,结构上也与之平行。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这一手法表现尤为集中。福尔斯在这部小说中对维多利亚时期小说的内容形式、语言文体、风格和对话等进行了惟妙惟肖和逼真的模仿。再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社会的世间万象和人物风情,百科全书式的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科学等各个领域,涉及宪章运动、变革法案、查尔斯·达尔文进化论、马克思主义等方面,深刻反映了1867年前后英国社会所经历的巨大变革。如果删去小说中作者介入、当代画面的镶嵌,无论内容和形式读者都会以为这是一部出自19世纪作家之手的传统小说。
福尔斯的作品大多采用复合式不定人称叙事方式。“你、我、他”往往交替变换或平行运行。在这些不同人称叙事面具下,叙事权威被消解。各层面叙述人频繁进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叙述着故事内外有关人和事。对叙事焦点的不同立场、观点,形成了平等参与、语调各异的对话或潜对话过程。
视角
福尔斯在创作中采用多重复合式的叙述视角,形成了一种多视点、多侧面,自由流动的叙事风格,既体现了作者的自由,又赋予了读者充分的自主权。
结构
福尔斯创作中的空间化结构主要体现在叙事拼贴和开放式结局的叙事手段上。所谓叙事拼贴“即通过对叙事对象、叙事行为不断作自由联想和意义探索,将大量参照性的文化心理内容等非故事因素,引入叙事结构,作随机发散式拼贴镶嵌,借以激发读者欲求,拓展阅读时空,将读者的注意力从人物故事层面不断的引向故事之外的历史文化等其它层面,引向与叙事有关的广阔时空,形成一种读者置身其间,势必经受其立体综合作用的阅读效应场”。这种创作手法在福尔斯的创作中运用非常广泛。同时福尔斯在创作中建构的多元开放式结局充分尊重生活的真实逻辑,在尊重人物选择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间。例如《法国中尉的女人》的三重结局是这种叙事艺术的集中体现。
人物评价
“福尔斯是当今用英语写作的小说家当中一位作品能够成为传世经典的小说家。”——美国作家约翰·加德纳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后现代主义美学的重要开创者。——《英国文学思想史》
约翰·福尔斯的一生代表了当代英语文学的发展历程。他既是一位讲故事的大师,又为人们展示了超越时代的非凡写作技巧。——英国《卫报
2008年,福尔斯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自1945年以来最伟大的50位英国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受到萨特阿尔贝·加缪等人的影响,被评论界认为处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福尔斯的早期成年生活是作为一名教师度过的,他的教学经历在希腊斯佩特赛斯岛上的一所学校激发了他的小说《魔术师》的灵感,该小说立刻成为畅销书,与1960年代的“嬉皮”无政府主义和实验性哲学完全契合。他的后续作品《乌木塔》(1974年)、《丹尼尔·马丁》(1977年)、《曼蒂莎》(1982年)和《一个蛆虫》(1985年)也都在贝尔蒙特农舍完成,这些作品继续巩固了他的文学地位。
人物作品
参演电影
编剧电影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个人生活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艺术特色
叙事
视角
结构
人物评价
人物作品
参演电影
编剧电影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