錞于是中国古代的铜制打击军用乐器,常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作为军乐器,錞于多用于战阵,用于号令军队和鼓舞士气。錞于属于击鸣乐器,其音乐性能比较简单,一般不设固定的音律,敲击肩部,其声如雷,清响良久。
錞于始于春秋时期,盛行于
战国至西汉前期,在长江流域及华南、
中国西南地区都有发现,其中以巴人故地发现最为集中,成为巴文化最具特征性的青铜乐器。学术界一般认为錞于的传播路线是由北而南,由东而西。最早的錞于出土于山东沂水刘家店子的
春秋中期墓葬。春秋晚期在安徽宿县卢古城子、寿县蔡侯墓及江苏丹徒王家山等地都有錞于出土。
马承源先生将錞于分为六种形式:穹顶虎组式、圆肩侈口龙组式、扁圆肩桥组式、扁圆肩虎组直口式、圆前甚阔唇边双虎组式及扁圆肩马组式。李衍垣先生根据纽饰的不同,将其分为无纽钟于、桥纽钟于、虎纽和其他动物性纽錞于等四个类型。
”《周书·斯徵传》:“又乐有錞于者,近代绝无此器,或有自蜀得之,皆莫之识。徵见之曰:‘此錞于也。’众弗之信。徵遂依干寳《周礼注》以芒筒捋之,其声极振,众乃叹服。”清
赵翼《观西洋乐器》诗:“錞于丁且宁,折柎复击。”
錞于形如圆筒,上部比下部稍大,顶上钮。钮多作虎形,故常有“虎钮錞于”之称。有人认为,具有虎钮的錞于应属古代巴人遗物。已发现的青铜錞于多出于
四川省、
安徽省和湖北部分地区。
自宋代以来,在
湖南省南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等地区多次发现錞于。现在,錞于出土地已遍及湘、鄂、川、黔、滇、陕、皖、赣、粤、桂、鲁等十一个省、区。其形制一般多略呈椭圆筒形,肩围大而腰围小。无钮,或为光素无饰的环钮、桥钮,或作虎形、马形、龙形、凤形钮。以虎钮錞于最为多见。
山东沂水刘家店子东周墓出土錞于,圆弧形顶、无盘、顶部有索状环钮。安徽宿县出土无钮錞于,顶端有盘,不设钮,在盘壁上镂刻两个对称的方孔,可系绳悬挂。均属
春秋中期遗物,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錞于。
1985年,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出土三件錞于,大小有序。弧圆形顶,无盘,顶端有虎形钮。錞体上部向前方倾斜。其中较小的一件。肩径22—26.5、底径16.9—20.8、通高43厘米。有云纹、三角云、螺旋纹、鸟纹等多种纹饰。正面肩腹部向前突出部位
浮雕人面纹。腹部有一兽形边棱。腹内有两个三角形矫音孔。其造型奇特。属春秋晚期遗物。
四川省多有虎钮錞于发现。1972年,涪陵小田溪二号巴族墓出土虎钮錞于。墓葬年代约为
战国末年或秦初。与它一起出土的铜钲上,刻有巴族图符。巴族铜器多饰虎纹,錞于为虎钮,与巴族的图腾崇拜有关。唐
樊绰《
蛮书》说巴人是“白虎之后”,盖即由此。1958年,湖南
常德市曾征集到一件虎纹錞于。通高37.3、肩宽22厘米。顶端盘上立一虎钮,虎身饰云纹。錞于下部刻一生动的行虎,虎头上刻太阳纹图符,殊为少见。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收藏一件虎钮錞于。通高74、肩宽44—50厘米。顶端盘上立一虎钮,虎形较大,张口露齿,造型栩栩如生。均为
战国时期制品。
通高69.6、肩围111、底围118厘米。顶端有盘,立一张口、曲颈反转的飞龙,形象生动。錞于身饰叶纹、云纹、焦叶纹。约为战国晚期至秦代制品,是一件罕见的珍品。1962年,贵州
松桃苗族自治县发现五件一组、大小依次递减的虎钮编錞于。1981年,湖南湘西
吉首市发现四件一组、大小有别的錞于。均为
东汉遗物。
宋狮纽錞于,1995年5月16日出土于泾川县王母宫山顶。宋代,
黄铜质,通高98.5厘米,口径53.6厘米,口壁厚3.3厘米,平底葫芦形,狮钮,圆肩出宽沿,束颈,鼓腹,微侈口,狮昂首,粗眉凸目,嘴紧闭,脑后螺饰,丰胸,短体,四肢粗状有力,附站錞肩,足部连裆,
长尾𫛭后拖,四肢肩腹饰凸云纹。此錞于是宋代珍贵文物,为研究回山王母宫的建设史提供了实证。
关于錞于奏法,历代记载纷纭。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约当
西汉)出土的铜贮贝器上,铸有大群滇人举行宗教仪式的场面,其中有两人合扛一木,下悬一錞于、一
铜鼓、铜鼓侧悬,錞于则正吊于横木之上,旁有一人执并击之(《
中国音乐史图鉴》Ⅱ—41)。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演奏图象。另据《南史·齐始兴王鉴传》和《北史·斛斯征传》记载,用盛器置水于錞于之下,“以芒茎当心跪注錞于,以手振芒,则声如雷”或“以芒筒捋之,其声极清”的奏法。
上述古制錞于至
南北朝时失传。宋《
乐书》载有形状似钟,内悬铃舌的錞于。明代
王圻《
三才图会》所绘錞于,口朝上,亦作“大上小下”之形,用曲绳形钮系悬于木架上。这些錞于与古錞于已有较大的区别。
春秋晚期1984年丹徒北山顶出土一套三件,大小相次。整体呈椭圆筒形,虎形钮。盘内、肩部和口部均饰以变体云雷纹,隧部两侧各有八条小龙组成的装饰图案。现藏于
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