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东村位于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街道,拥有陈氏宗祠建筑群、“东来圩”遗址、清代
茶东公园和武帝庙等名胜古迹,其中陈氏宗祠迄今已有400年历史,南朗镇为推进历史文化名城镇的建设,将茶东村打造成以陈氏宗祠为核心,集文化旅游、生态景观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景观旅游特色村。
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茶东村列入第五批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地理环境
茶东村是大龙街的行政村,距离市桥街约6公里,离
石碁镇3公里,东邻沙涌村,西邻旧水坑村,南邻新桥村,北邻南村镇坑头村,占地面积约3.6平方公里,由九条自然村16个生产队组成一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常住人口3813人,外来人口约15000人。
交通
路网交通十分方便,南有
富怡路贯穿而过,西有南部快部干线。
经济
茶东村有东盛工业区,东兴工业区共两大工业区,区内有大小企业210多家,主要生产地板、
刨花板、
人造板、电子、五金、机械、制衣、家具、食品、纺织等。农业也同步发展,其中鱼塘面积有553亩,花卉种植面积有525亩,鱼塘主要以四大家鱼养殖为主,花卉种植也逐步形成一定规模。
政治
番禺区大龙街道茶东村2014年党(总)支部班子成员情况及分工
文化
早在20世纪30年代前,南朗镇茶东村有个打火把节,这是该村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茶东村的青壮年世代务农喜欢习武防身,在清朝前就有武馆设立,以应科举。馆里备有戈予剑戟、木桩、沙包、醒狮等,由老一辈的武功师传武艺于后一辈。每天晚上,喜爱习武的青壮年均集中在武馆里学艺或表演。除了节日舞狮游行之外。还有一个惊险的玩意叫做“打火把”,形成了一个节日。“打火把”意思是把灾难打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每年6月前,由乡人出钱,青壮年分工合作,一部分人上山斩
茅根,一部分人将茅草晒干,一部分人向各家各户募捐。准备了一段时间,等茅草全部晒干后,就集中在广场上扎火把,用绳将茅草捆扎成4米高、直径0.5米的圆柱,一共60多条,以备应用。此刻农民已插完秧,耘完草,比较空闲。尽管天气酷热,但青壮年们热情洋溢,不怕疲劳,都来参加“打火把”的玩意。这一天黄昏时候,大家吃过晚饭,就集中在
乾塘陈氏大宗祠广场前,竖起60多条高大的火把,排成一字长龙,十分壮观。一帮有武功的青壮年手拿木棍,轮流从火把前面走过,持火把者则不留情地将火把向打火把者倒过去,而打火把者眼明手快地用木棍将火把抵挡住,由头至尾走过60多条火把,逐一抗击,不出事故,才告胜利。
夜幕降临后不久,天上的繁星点点,笼罩夜空,嘈杂声响彻四周,摆档的小摊贩有香烟、糖果、粥粉等供应,非常热闹。
旅游
在茶东村口处,陈氏宗祠前,有一座公园,
清代就已经存在,是南朗、乃至于
中山市保留较完好的一处清代公园。该公园始建于清初,于清
咸丰九年(1859年)时重修。原来始建的公园,利用其自然环境,建有一条石板的桥梁,为传统的桥梁
建筑结构,桥墩采用外八字的造型,桥面用长方形的
花岗石石板铺设,非常有特色;原来建公园时,在湖中的土堆上,建有一座“武帝庙”,后被拆毁;清代重修时,在原“武帝庙”前,增建了一座拜亭。该拜亭为四柱单檐歇山式攒尖
寺院塔顶;四柱及梁为花岗岩石构筑;祥云
石雕雀替;屋脊为“龙船脊”;在拜亭的柱子上有石刻对联:“力助炎汉三分鼎,心接
尼山一瓣香”。由此可判断,茶东
陈姓的祖先是从中原黄河流域的
汉族迁徙来的。
据《南朗名人胜迹》介绍,现存的
茶东公园是具有极高文物价值的一处古迹,是研究南朗地方史的一处实物佐证。在茶东公园内,有一座古老的五度桥。茶东村负责人介绍说,五度桥据说建于500多年前,它由4尊方形长条2米余
花岗石石插入河床作墩,并列两长条
花岗石为桥面,桥长12米,建于茶东村北面小河上,因桥面连接5截,故称五度桥。
相传
清代乾隆,茶东村开设圩场,由于圩场出售的物品大部分是从东面涌口门水路经丰埠湖运入,故取名为东来圩。当时丰埠湖还是个水网地带,周边村民外出,全是靠乘坐木艇。外地来东来圩做生意的商人,都是用
木帆船载上日杂土产、生果油糖、火柴火水、农具木材,甚至缸瓦陶瓷在茶东村口头上落,然后肩挑货物入东来圩席地摆摊设档,实在是费时失事。不久,茶东村
陈姓族长老及掌权人士合议,发起兴建五度桥。桥建成后,大大方便了来做生意的商人及茶东村对面的涌口门、涌口、左步、龙穴头等多个村庄村民出入,自始,五度桥俨然成了茶东村与外界接触的陆路通道,来趁圩的群众逐年增加,促进了圩市的繁华。
20世纪下半叶,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茶东人在桥侧另修建了一条宽阔的机动车道,并让小河改道,五度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淘汰了。
改革开放后,多位旅海外及港澳乡亲发起并纷纷捐资重建
茶东公园。
●陈氏宗祠
在茶东村村口牌坊边,村民们修建了一座文笔妙华亭,亭子两边刻着一副
对联:"文章华国谈今古,妙笔云霄出心",从村口转几个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呈现眼前——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为
中山市保存较大、较好、建筑风格独特的明末清初建筑物,于2000年11月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5月,根据市政府文化建设工程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南朗街道政府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顺利达成协议,同意将陈氏宗祠交由市、镇两级政府进行修缮与开发,计划2009年1月份完成陈氏宗祠周边景观改造工程。
南朗镇区以北,榄边村里,还保留着不少的
中国传统村落、古树、古建筑,往东有一条公路通往横门,从岐关公路转进横门公路,不远是茶西村,走约1公里,转入一条小路,再走2公里左右就是茶东村,从村口进去,穿过几棵
榕树,走过一些看似古旧的民房,一转弯,一群规模宏大的宗祠建筑群就呈现在眼前,石刻
浮雕、龙头镂雕、抬梁
木雕等精妙绝伦地让人眼花缭乱,这里就是陈氏大宗祠,以它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彰显着曾经的光辉,赋予了后人或多或少的自豪。
据当地的《陈氏族谱》称:茶东陈氏始祖玄保,名
尚志市,号贞六里。元
至治二年(1322年)出生,明洪武十年(1377年)卒。
北宋从
闽南地区迁徙至
文顺乡香山县(为时香山尚未
开州区,属东莞文顺乡)茶园之东定居。明初建有里“仁祖家庙”。在明中期始建
乾塘陈氏大宗祠。于清
顺治九年(1652年)海盗进村抢掠,烧毁大宗祠。至
康熙帝七年(1668年)重建陈氏宗祠,之后陆续在其侧建有贡三陈公祠、净溪陈公祠、筠溪陈公祠等宗祠。据现存实物调查所得,该祠始建于明代中叶,在
清代被海盗烧毁,于清代
康熙重建,经
雍正、
乾隆、
爱新觉罗·颙琰年多次修建,现为
道光修复后的祠院。保留着明末清初的建筑艺术。该宗祠与贡三陈公祠、净侯陈公祠等连成一片,连片三座,均为硬山式龙船脊砖木结构,成为一个陈氏宗祠群。
陈氏宗祠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陈氏宗祠为锅耳防风墙,三进三间布局,置有雨廊、偏厢、天井等构筑;门楼为四柱三间戏台式单檐建筑艺术。前座
花岗石石
台基的护栏上,砌有
博古纹阳刻花岗
石雕栏板、隐八仙等石刻
浮雕础板等构建,其做工精细;其门楼的花岗岩石镂雕台梁为狮子托花卉祥云;门楼台花岗岩石柱的柱础为海浪
纹饰石雕。整座宗祠均为穿斗
木雕叠涩式混合架构,穿斗抬梁木雕精妙绝伦,多为历史典故和龙头镂雕。二进的楼抬护栏有阳刻双龙戏珠花岗岩石石雕和花岗岩
石狮子望柱。二进正梁上悬挂有“星聚堂”木匾一块。在该宗祠旁有两间分别为贡三陈公祠、净侯陈公祠的宗祠,均为二进二间,各为350平方米左右,与陈氏宗祠连成一片成为陈氏大宗祠群。
聂氏宗祠群始建于明末清初,但建筑风格各异,对研究
中山市的古建筑有着很大的意义。
据《南朗名人胜迹》介绍,有关陈氏宗祠牌匾,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相传
陈姓曾要求皇帝为他们新建的宗祠御笔题写一个“陈”字。皇帝答应了,转身却闹了个糊涂,把他们的姓氏记错了,结果把“陈”字写成了“陆”字。
连姓都写错,当然不能用,但到底是御笔,也不舍得扔掉。经过反复商议,决定只用它的偏旁“耳”。再另请书法家补上偏旁“东”,所以陈氏宗祠
匾额上有半个由皇帝题写的“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