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公民》,是劳拉·珀特阿斯执导,爱德华·斯诺登、
朱利安·阿桑奇 等人主演的纪录片,于2014年10月24日在美国上映。
《第四公民》主要叙述了斯诺登以“第四公民”的代号联系了记者格林沃尔德,并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酒店房间里,第一次接受采访,并揭露“
棱镜门”时的故事。纪录片导演柏翠丝本人也是“棱镜门”事件的核心人物,正是在她和《卫报》记者格仑·格林沃德的协助下,斯诺登才得以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丑闻公之于众。而柏翠丝与格林沃德也因此荣获
普利策奖。《第四公民》高度还原了“棱镜门”事件始末,为观众真实揭秘身处漩涡中心的爱德华•斯诺登。
2015年,《第四公民》获得第87届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项。
剧情简介
爱德华·斯诺登曾是中情局技术顾问和美国国家安全局外包技术人员,他掌握了大量美国国家安全局实行监控的文件,证明美国通过“棱镜计划”对大量外国政要及普通公民进行监视,同时和各大电信公司、互联网公司合作,无差别地收集海量信息。斯诺登通过劳拉·珀特阿斯和格伦·格林沃德将这些内容向媒体曝光,希望把这个信息披露给公众。这起“
棱镜门”事件也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
主创团队
演员表
职员表
角色介绍
幕后公司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爱德华·斯诺登曾经是中情局技术顾问和
美国国家安全局外包技术人员,他掌握了大量国安局实行监控的文件,证明美国对外国政要和经济部门、大量美国公民和外国人进行监视,最重要的是政府和各大电信公司、互联网公司合作,无差别地收集海量信息。前者引发了例行的愤怒与抗议,后者不仅令人恐惧,也引起了新一轮对大公司用户隐私的信任危机。影片记录的就是这一事件的过程。
片名第四公民(Citizenfour)是斯诺登与劳拉·珀特阿斯和格伦·格林沃德联系时所用的代号。2013年1月,
爱德华·斯诺登用第四公民的身份向纪录片导演劳拉·珀特阿斯发送了第一封邮件,选择珀特阿斯的理由是她也被监视过。而格林沃德是维基解密和
朱利安·阿桑奇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曾在媒体上撰写了大量相关评论,他记者与律师的双重身份是报道这起事件的不二人选。
拍摄过程
2013年6月3日,珀特阿斯飞往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斯诺登见面,斯诺登在酒店首次向珀特阿斯及《
卫报》记者格伦·格林沃德和伊文·麦卡斯基尔展示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关于“棱镜”计划(
棱柱)的内容。珀特阿斯随身携带的摄像机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场景。
四人的谈话从有关科技与隐私的风险提示开始,当
爱德华·斯诺登用通俗的语言辅以幻灯片解释庞大的监听系统如何收集跟踪私人信息,并展示了从NSA拿走的100万份文件后,他们意识到这可能是这个时代的影响最深远的政治丑闻,纪录片《第四公民》正是以参与者视角还原了此过程。受制于现实原因,珀特阿斯与斯诺登只相处了短暂的8日,因此缺失了斯诺登离开
香港特别行政区飞往
莫斯科,滞留莫斯科谢列门捷沃机场中转区1个多月并在那里向世界发表演说的素材。
事件发展
会面的六个小时后,格林沃德发表了第一篇披露文章,《
卫报》、《
华盛顿邮报》、《明镜周刊》跟踪报道,披露NSA及其在
英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和
新西兰的伙伴机构从事的多项监听活动,消息一出,引发了国际政治的轩然大波。因为斯诺登同时曝光
女王陛下政府GCHQ、Tempora窃听计划、用于筛选互联网数据的电脑过滤器XKeyscore以及至少35名国际政要电话遭遇窃听等惊人内幕,美国、
欧洲、巴西等地政府与媒体的反应也穿插其中。
斯诺登希望人们不要把电影当成宣扬英雄主义的故事,他想表达的是平凡的人如何在极端场合下行事。
幕后花絮
• 斯诺登和劳拉·珀特阿斯在香港的接头方式像谍战大片,斯诺登通过假装为陌生人指路的方式将劳拉带入酒店房间。
• 酒店房间里,为防止窃听,
爱德华·斯诺登用枕头堵住房间大门,用遮光布做的魔法帽套在头上操作键盘以防被摄像头拍到,毫无征兆的火警常常让他们吓得胆战心惊。
• 在香港告别前,珀特阿斯曾希望斯诺登帮她随身携带摄影机完成拍摄,但斯诺登权衡了可能面对的复杂状况拒绝了这项提议。
• 这不是美国政府第一次遭遇“泄密”,《第四公民》中出现了2005年向《
纽约时报》曝光NSA未经授权的监听项目的NSA前员工、解密数学家威廉·宾尼,正是以他为主角拍摄的
短片《程序》让
爱德华·斯诺登认识了珀特阿斯。
• 曾涉及泄密的维基解密创始人
朱利安·阿桑奇是帮助斯诺登成功离开香港,并向
俄罗斯申请政治庇护的幕后推手。
• 由于影片的敏感性,珀特阿斯是在德国以极度保密的方式编辑制作《第四公民》。
•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主持人表示《第四公民》的主人公斯诺登因被控叛国无法出席。
播出信息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第四公民》是第一个将斯诺登事件搬上银幕的影像作品,首映结束旋即引起巨大反响和各方高度关注。影片虽以斯诺登为记录核心,但并不是斯诺登传,对他本人没有过多的刻画。珀特阿斯提供的周边素材向观众展现了现代媒体业多样的操作环境,像一篇详实的调查报道,搭建了“
棱镜门”前后,政府权力、网络技术和个人隐私交锋下的伦理问题,内容涉及美国反恐计划、NSA听证会、通讯运营商诉讼、占领华尔街事件等。
这是一部手法朴素且传统的纪录片,按照时间轴记叙了记者与斯诺登联系、接头、采访、报道刊发的过程,以及斯诺登成为焦点、事件后国际关系变化、各方斡旋等连锁反应。美国政府设置的拦截通讯信息储存机站画面,以及事件主角沟通所用加密电子邮件的原文,被用作切换时空的衔接支撑起所有素材,除此之外,少见编剧痕迹。奥斯卡把最佳纪录片奖颁给这样一部影片,显然不仅是因为技术层面,而是题材本身足够轰动。(
网易新闻客户端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