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贝河(英语:Shan Pui River),又名山背河、元朗河或元朗河,是
新界元朗区的一条河流。河流起点为大棠的九迳山山头,海拔约380米,向北流经元朗市中心、东头工业区、元朗工业邨、米埔、
横洲及甩洲等地,最终与
锦田河汇合流入后海湾。山贝河干流全长约14.3公里,流域面积约29.2平方公里。在元朗市中心的部分河道被称为元朗大坑渠。
自然地理
河盆与流域
山贝河位于新界西北部的
元朗平原上,发源于
屯门区以西九迳山东面的
山脊,
河源市在距离九迳山山顶(海拔507米)以东1.3公里,海拔约380米。山贝河干流向东北流入黄泥墩灌溉水塘,然后向北经过杨家村,进入元朗平原,流过黄泥墩村、木桥头村等村落,在马田壆汇合另一主要支流后,继续向北穿过
元朗新市镇,经
横洲和南生围之间,在甩洲以南汇合
锦田河,然后在尖鼻咀流入
深圳湾。山贝河下游河盆南部地势平坦,三面被较低的山岭包围,包括九径山北延(西)和东延(南)的山脊、蠔壳山(东),形成袋形的盆地。山贝河干流水平长度约14.3公里,流域面积约为29.2平方公里。
源头与支流
山贝河发源于山间,在山贝河发源地
九迳山山顶,各河溪以山顶为中心向四方八面流去,是典型的放射状水系,干流进入
元朗平原南部後,分别在马田壆和大桥以北,与分别流经大树下、上攸田村和山下村的三条主要支流汇合。山贝河的干流和三条主要支流规模差不多,分散的支流纤细而丰富,且分布均匀,形成树枝状水系,在地图上看以一个人的形状。上游有些河段,例如伯公坳以北和南坑排以南南荃元古道的河段,由於河道是沿岸
断层或
节理侵蚀,形成了局部的长方水系。
流域地质
上游
山贝河流域上游大部分地方的
基岩都是
花岗石,所以
山脊多数较低矮和圆钝,两侧山坡普遍坡度较小。由于花岗岩易於风化和侵蚀,形成了深厚的风化覆盖层,加上该地区曾大面积伐林,水土流失严为严重,所以出现细沟和冲沟等劣地地貌。流域东面(蠔壳山)的基岩则是较耐风化的火山岩,主要是凝灰岩,所以风化和侵蚀的情况较花岗岩地区缓和。变质粉砂岩、变质砂岩和
千枚岩等源自
沉积岩的
变质岩多分布在
元朗平原南面和西面边缘,以及北面的山岗,包括髻山和猪黄岭。
下游
山贝河的下游,在
十八乡一带的元朗平原上沉积冲积物,造成广阔的
冲积平原,冲积物主要是夹杂
砾石和砂的黏土和粉沙。组成
花岗石的矿物颗粒较大,所以山贝河西面和南面来自花岗岩和变质
砂岩风化的
沉积物是以砂为主。而火山岩颗粒较细小,所以东面的沉积物则以
粉砂和黏土为主。根据地质分析,山贝河下游深涌村和榄口村一带在六千年前原本是个
海湾,之後海岸进夷,海湾後退至现时的
深圳湾,露出了昔日在
海床的海洋沉积物,即是夹杂著贝壳碎片的深灰色
海泥,主要成份是柔软的黏土,含盐份稍高而渗透性低。山贝河流域下游较早期的地质结构,都埋藏在沉积物之下,只有小部分外露。而上游的
花岗石基岩遍布断断续续的小
断层,主要走向为西北偏北/东南偏南和东北/西南,与主要的断层平行(如:
小榄镇断层),而上游各支流亦沿著这些弱线侵蚀。
生态环境
山贝河是
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中一条最大型的河流,可是其河溪的生态状况却比其他较小型的河流(如林村河和
东涌河等)都要逊色。山贝河上游大致保持著天然的面貌,河床主要是粗沙,间有外露的基岩,在部分河段可找到小型瀑布和水潭等生境。下游流经村落(
十八乡)和
元朗新市镇的一段,全部被混凝土化,河溪生态遭到很大的破坏。河口基质都是幼细的沙泥,近岸是本港最大片的
红树林,河口在水退时是一片广阔的泥滩。山贝河流经米埔附近,是一个沼泽湿地的地区,有著茂密的芦苇丛及红树林,后海湾的红树林和山贝河下游的湿地,吸引不少雀鸟栖息,特别是水鸟和度冬的候鸟,所以在七十年代仍有活跃的打猎活动,猎物包括水鸭(
野鸭)和
沙锥(鷸),但现时打猎已经立例禁止。山贝河于2003年11月曾发现一条
雌性湾鳄,吸引了不少市民慕名而来观看,当局大费周章至2004年6月才擒获鳄鱼。及后,
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和
香港电台合办小鳄鱼命名比赛,8月12日定名为“贝贝” ,饲养于
香港湿地公园。
河流利用
河盆村落
山贝河是
香港特别行政区少有的天然宽阔河流,同时亦是香港少数能形成一个泛滥平原的河流。
元朗平原是山贝河的
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河水充沛,兼有水路之便,所以早於
元朝时人们已经在此开垦立村。由於元朗平原既平坦又广阔,所以村落都分布在海拔40米以下的冲积平原上。现时山贝河河盆在十八乡和屏山乡范围之内,历史较悠久的村落有五十多条。
农业兴衰
数百年来不少新界原居民在山贝河沿岸进行耕作,包括
喜米、蔬菜等,并饲养像猪、牛和一些家禽。在现时元朗市中心位置一带亦发展成市集,乃昔日乡民前来把农作物进行交易的地方。
元朗区在发展成新市镇以前,农业十分兴旺,在五十年代元朗和
屯门区是本港最大的农业区。
元朗平原广阔而肥沃,灌溉方便,十分适合种植稻米。而沿青山公路,因为交通方便,所以农户改种较高价的蔬菜。在六、七十年代,由於元朗平原交通改善,土地供应充足,又有河水可用,吸引大批农户到元朗平原饲养禽畜。到了七十年代,元朗有很多稻田都改作菜田或鱼塘。直至九十年代,元朗平原的农业主要是鱼塘、果园和
园艺植物,亦有一些消闲式农场,种植水果供游人采摘。
城市航运
明朝嘉靖年间,位於现今大旗岭
大树下天后庙的山贝河河段,河道深可驶船,附近辟有墟市,称为大桥墩墟,後称圆朗墟(又作圆塱墟)。圆朗墟的兴起吸引村民在
元朗平原开垦耕种,促成
十八乡的形成。但该墟市在海禁期间弃用,复界後因河道淤塞,大船已不能驶往,後於
康熙帝八年(公元1669年),墟市迁往元朗涌 (又称水门头)以北,即现时的元朗旧墟。由於二十世纪初
青山公路直达元朗旧墟以南,而且元朗涌河道日渐浅涸,陆路运输渐渐取代
航运。1915年在元朗涌对岸又成立了新墟,到三十年代新墟已发展成
新界最大的墟市。现在,山贝河基本上已没有货运或客运,新墟亦已在八十年代清拆,虽然旧墟仍然存在,但已经没有趁墟活动。
渔业发展
河口向来是丰富的渔场,除了以
渔船作业外,早期渔民会在山贝河河口的泥滩上拦河架起竖长网捕获随水流出后海湾的渔获。然而,后海湾最重要的渔业是鱼塘养殖业。五十年代未,
深圳湾地区有大量稻田转成基围和鱼塘,在六十年代,很多基围则转成鱼塘,使
元朗区渐渐成为
香港特别行政区最大的鱼塘区。基围与河流有多方面的连系,但当基围变成鱼塘後,便与河水隔断,但在夏季蒸发量大以致鱼塘水位过低时,渔民仍会抽河水注入鱼塘,但七十年代後,山贝河河水严重污染,已不适合能引入鱼塘
养鱼。
康乐旅游
从前元朗除了经山贝河出后海湾的海路外,还有陆上几条主要通道运输货物和柴薪,这些古道在郊野公园成立後成为了郊游路径。战後五、六十年代香港燃料短缺,所以本地树林遭大量砍伐作柴薪,之後政府在该区重新植林。1979年,山贝河上游的土地被划为
大榄郊野公园,为市民提供康乐、教育、保育和研究用途。渔农自然护理署开辟了元荃古道和大榄自然教育径,让大众探索上游溪涧的自然风光和生态。山贝河上游的石涧,亦吸引不少郊游人士进行溯涧活动。此外,亦有志愿团体在区内设立度假村供市民使用。
城市发展
本港人口自六十年代开始膨胀,同时期
元朗区修筑防洪工程,沿河道修筑的道路,贯通墟市和山贝河河盆各村落,为元朗的城市化发展奠下基础。1973年政府推行新市镇发展计划,分散市区的人口,元朗被纳入新市镇发展计划。1978年元朗成为新市镇,人口已增至八万七千,昔日的农田变成了大厦和街道,
元朗新市镇北面还兴建了横洲工业邨 (现称横洲工业园),是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个大型工业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元朗新市镇人口稠密,工商业活动兴旺,所以在下游流域收集的水基本上是污水,不能作食水或灌溉之用。
栖息生物
上游
在地势较平坦的河段,会出现一些由冲积物形成的湿地,常长有一大片
华湖瓜草(Lipocarpha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间杂一些
猪笼草(Nepenthes mirabilis),可算是这一带的特色。在一些
常流河的河床石块底,偶尔可找到蜉蝣
若虫,还可找到体型细小的
锯齿新米虾(Caridina sp.)、
蝌蚪和身躯呈长条状的平头岭鳅(Oreonectesplatycephalus)。水面以下则会发现仰蝽,水面以上常见有两种
黾蝽,体型较大的是
暗条泽背黾蝽Limnogonus fossarum),较小的是伪齿
涧黾蝽 (Metrocoris lituratus)。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和泽蛙(Fejervarya limnocharis)会躲藏在溪流旁的植被中。山贝河上游的
差翅亚目和
豆娘物种亦甚为丰富,在大棠谷附近的溪涧更曾经因为蜻蜓物种丰富,获有关专家倡议订立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
下游
下游河道有机污染严重,水中溶氧量极低,只有极少数生物可以适应这种环境。在混凝土的缝隙中或未被清理的河道内,长满了一些
湿地植物。河道内大致上只能发现非洲鰂(Tilapia spp.),在近上游少人打理的混凝土化河道上,茂密的植被不时引来多种蜻蜓。在渠道化的河道,亦会见到一些常见的鸟类。
河口
河口的后海湾泥滩是水鸟觅食、栖息和繁殖的重要地方,每年冬天会有成千上万的水鸟到访,当中包括多种世界性濒危水鸟。在河床泥滩上,可见到众多
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和鲜豔
橙色的
弧边招潮(Uca arcuata)。河口是很多鱼类栖息和繁殖的地方,曾有记录的物种包括鲻(Mugil cephalus)、日本鳗鱺(Anguilla japonica)、
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
细鳞鯻(Terapon jarbua)、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
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和
罗非鱼(Tilapia spp.)。从这区的基围渔获可见,这一带亦盛产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
人类活动影响
渠道化工程
元朗平原位处低洼地区,过去经常受到水浸威胁。早在六十年代,政府便开始在
元朗区进行防洪工程,在
元朗新市镇及以南地区兴建明渠。工程把原本的曲流拉直,掘深和扩阔了河道,又在河床及河岸两旁铺上混凝土。大段山贝河下游河段遭彻底渠道化,变成了偌大的防洪渠。随著元朗区的不断发展,防洪渠的防洪能力渐趋饱和,政府遂在九十年代扩阔由涌口村至后海湾内湾的河道,并在丰乐围开凿新河道。渠道化令山贝河下游的面目无非,不但改变了河道的水文,亦影响了河溪的生态,更令河水污染的问题恶化。
防洪基建
为进一步减低
元朗区的水浸风险,政府於2006年兴建元朗排水绕道。绕道截取部分河水,不经
元朗新市镇而直接引到
锦田河下游。工程破坏了14.1公顷鱼塘和农地,为了补偿生态上的损失,当局在排水绕道下游附近开辟人工湿地,为依赖湿地生存的生物提供生境。
河水污染
山贝河下游有机污染严重。元朗大部分村落仍未有公共污水收集系统,加上当地有不少农场,大量生活废水及禽畜废料被排放到山贝河。此外,大部分农地已变成货仓、工场或修车场,这些地方的污水如油污或其他化学品亦会排进山贝河。这些土地用途改变使河盆地面变得不透水,遇上下雨或清洗场地时,河盆土地上的污染物便会随水直接流入山贝河。加上
元朗新市镇内的工商业活动,如食肆、车房,亦会非法排放含大量油污、洗濯剂、化学品或食物渣滓等污染物的污水。另外,由于山贝河也流经元朗工业邨,所以也受到工业废料的污染,一度成为
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卫生最为恶劣的河流之一,因此
元朗区的居民一般称之为“大坑渠”,惟近年已有轻微改善。
防污基建
为防止
涨潮时后海湾的污水及垃圾经由山贝河倒流入元朗市中心,滋扰市民,政府在山贝河东头围附近的河段兴建了充气堤坝,堵截后海湾的海水。当洪水暴发时,充气堤坝会放气,让河水尽快流出河口。
引水截河
河流是乡郊地区灌溉的重要水源。下游农业发展多依靠河水灌溉,香港水务署於六十年代在山贝河上游兴建黄泥墩灌溉水塘,并於水塘西北面建造了一条两公里长的引水道,拦截山贝河上游的河水,引入水塘作灌溉用途。引水道可以有效的帮助灌溉,但引水道修建后,以下的支流也因而断流,这不但减少了山贝河的流量,同时破坏河流生态和改变水文。
河流修复
六十年代
元朗区发生水灾之後,当局便著手整治山贝河,山贝河下游的天然河道於是陆续被渠道化,变成了「元朗明渠」。现时元朗明渠设计刻板简单,流水量少得像沟渠,未能满足现时社区对城市景观的要求。此外,河道经常遭人丢弃垃圾,又经常传出臭味滋扰居民,市民自然期望改善河道的环境。另一方面,环保团体长久以来批评渠道化破坏河流的天然生态和水文,也要求政府复修渠道化的河道。复修河道是指将已被人工化的河道,回复原来天然面貌和状态。目前很多国家都对破坏天然河流的河道整治工程进行了反思,并逐步复修已改造的河道,修建生态河堤、恢复河边植物群落、维护
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国际上河道治理工程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