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克武(1885年12月26日—1970年9月2日),字锦帆,祖籍湖南省麻阳县,生于四川省井研县,民国时期蜀军北伐总司令、四川省督军。
熊克武早年留学日本,结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后回国参加反清起义。辛亥革命后,重庆成立蜀军政府,熊克武出任蜀军总司令,后长期驻扎在重庆。1913年孙中山组织二次革命,熊克武参与讨伐袁世凯,被四川都督胡景伊打败,被迫流亡日本。1915年,熊克武回国,不久返回四川任川军第5师师长兼重庆镇守使。1918年,熊克武就任四川督军,取得四川省名义上的统治权。熊克武统治四川后,排斥其他川军将领,招致川军将领不满,引发川军混战。1924年,熊克武被四川军阀刘湘、杨森、袁祖铭、邓锡侯、田颂尧联军击败,逃离四川。同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熊克武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开始从政。1925年,熊克武曾打算重新聚集四川籍军人建立部队,响应孙中山讨伐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达成南北合围,但随着孙中山病逝而计划失败。不久熊克武在常德练兵,遭到湖南省省长赵恒惕驱逐。同年10月,滇军将领朱培德背叛革命,供出自己曾收买熊克武,熊克武被国民政府以勾结陈炯明颠覆国民政府的罪名关押。
1927年,熊克武被蒋介石释放,但是因此失去在军政界的地位,此后他便以四川名士、以及反蒋介石派政治人物从事社会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熊克武积极联络四川地方实力派人物创建中国公学,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1949年5月,解放军占领南京后,熊克武与刘文辉等四川知名军政人物在成都建立川康渝民众自卫委员会,争取四川的和平解放。同年10月,解放军进驻重庆,熊克武在成都组织成立“四川省会临时治安委员会”,维护成都治安,迎接四川解放。12月30日,熊克武与其他川军将领在成都北门外驷马桥迎接解放军入城。此后,熊克武出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务,连续当选第一到三届全国人大常委。1970年9月2日,熊克武病逝于北京,享年85岁。
熊克武的一生经历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一系列重大变革,他坚持以民族利益为重,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是一位卓越的爱国主义者。对熊克武的一生,周恩来总理评价他识大体,顾大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85年12月26日,熊克武出生在四川井研县,祖籍湖南麻阳县,他的祖父经商,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中医。熊克武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在镇上的熊氏祠堂开蒙学习,十岁的时候又前往易灵寺读寄宿学校。1900年,熊克武参加科举,名列前茅,但因触怒主考官而名落孙山。1902年,熊克武在父亲的安排下和陈静芬成婚。1904年,清政府在各地选拔官费留学生,熊克武报名参加后在复试阶段被刷下。之后,熊克武便决定前往日本学习,他的叔叔熊志宜得知熊克武志向便资助他进入四川东文学堂学习。期间,熊克武接触到更多的新思想,也结识了但懋辛、刘光烈、戴季陶等人。同年,熊克武和一众好友前往日本留学,后进入日本东斌学堂学习军事。
1905年,熊克武在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同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熊克武也积极在中国留日学生中宣传三民主义,并加入同盟会。1905年11月,日本政府勾结清政府迫害在日留学生,为了躲避日本政府的迫害,熊克武与秋瑾、刘道一、黄树中、谢奉琦等留学生在12月返回中国。次年,熊克武、但懋辛约集73位同学在上海集资创办了“中国公学”,该校是回国留学生继续学业校园,亦是同盟会的联络站。
参加革命
1906年冬天,熊克武应同盟会总部的要求,返回四川与谢奉琦、黄树中主持四川同盟会联络会党展开武装斗争。之后,熊克武在四川地区先后组织了江安武装起义、泸州武装起义,但是这些起义活动都以失败告终。1908年,熊克武再次组织了广安起义、嘉定起义,虽然起义活动还是失败了,但是其活动动摇了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熊克武也因此名震川北。1911年4月,孙中山决定举行“广州起义”,熊克武加入其中攻打广州总督府,起义活动最终以失败告终,熊克武在同盟党的协助下逃回四川。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四川也奋起响应推举熊克武建立组建军队参加北伐。
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成立中华民国,任命熊克武为左将军蜀军总司令。同年二月,熊克武率领蜀军返回四川,于3月15日抵达重庆。熊克武到达重庆之后,歼灭了前清川都督刘汉卿的千余巡防军。4月下旬,成都、重庆两军政府合并,重庆军政府改组为重庆镇抚府,蜀军改编为川军第5师,熊克武任师长兼重庆镇守使。黄金鳌为川东宣慰使,驻守重庆,实行军民分治。
二次革命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后背叛革命,开始迫害革命党人。孙中山极力主张出兵讨袁,发动“二次革命”,熊克武也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积极进行反袁武装准备。同年7月,熊克武号召同盟会负责人,联系四川民政厅厅长杨庶堪成立讨袁军,讨袁军迅速攻取了永川、荣昌、隆昌、内江等地。随后,四川总督胡景伊指挥4个师的川军抵抗。熊克武的部队一路前进直逼泸州,袁世凯的增援也随之到来。9月13日,袁世凯的增援部队包围讨袁军,熊克武乔装打扮逃出包围,流亡日本东京。抵达日本后,熊克武联系孙中山汇报了讨袁经过,在孙中山和黄兴矛盾激化后,熊克武追随黄兴在南洋各个国家辗转。
护国讨袁
1915年11月,熊克武回到上海联络革命党人,继续参与蔡锷、唐继尧发动的讨袁护国之役。同年12月,熊克武抵达昆明,与但懋辛等人随护国军奔赴叙府。1916年1月,熊克武率领小队进入四川,占领叙府,四川各旧部听闻熊克武入川,纷纷投奔,熊克武的部队也因此迅速扩展壮大。随后,熊克武被委为四川招讨军总司令,与滇军并肩作战,讨伐川督陈宦统帅的北洋军。同年6月,袁世凯病逝,护国战争结束,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次月,北京政府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同年8月,熊克武重新担任川军第5师师长,兼任重庆镇守使。
争夺四川
护国战争结束后,四川党派林立,政治混乱。蔡锷因重病辞退四川督军一职后,滇军军阀罗佩金担任四川督军一职。这引起了川军将领的不满,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随即出兵驱逐罗佩金。黔军军阀戴戡支援罗佩金,组成滇黔军与刘存厚所部在成都激战。经过一段时间的交锋,刘存厚在1917年获得了四川省的主导权,滇黔军也被排挤出川。同年7月,段祺瑞废黜《临时约法》,解散旧国会,孙中山为保卫共和,发起“护法运动”。熊克武应孙中山要求,召集川、滇、黔各军将领,支援“护法运动”。同年12月,刘存厚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四川督军。1918年1月9日,熊克武就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在滇西军阀和黔军阀的协助下进攻四川督军刘存厚的部队。刘存厚兵分五路迎战,熊克武命令各部队猛烈进攻。2月20日,熊克武部进入中江,刘存厚被迫逃离成都。2月25日,熊克武联军攻下成都,刘存厚向川北撤退。6月9日,熊克武率军进入广元,刘存厚逃亡广西。
主政四川
辛亥革命之后,四川连年战乱,人民生活艰苦,社会治安混乱。1918年,熊克武执掌四川军政后,开始恢复地方秩序,振兴实业。同年5月,熊克武在成都召开靖国军首脑会议,靖国军实力派人物如刘湘、刘成勋等人参加了会议,熊克武在会议上提出大纲,会议就削减军费、改革军制、治安剿匪、规划交通、安定边境、收容残兵等一些列问题,提出改革治理的方案。这些方案,也成为熊克武后来治理四川的纲领。为了治理四川,熊克武缩编军队以稳定局势,又实行清乡以整治匪患,同时停止苛捐杂税以减轻人民负担,还折价收回销毁纸币,以稳固市场,此外,他还主持修路、办厂、整顿兵工厂等,以振兴实业;熊克武同时重视教育,积极兴办学堂,培养基层军官以提高军队素质。
熊克武主政四川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四川地区的匪患得到缓解,百姓的负担也得以减轻。为了加强四川边防,熊克武开始补充边防军物资,并让边防区就地划饷,但是这项措施到后期演变成军阀就地筹饷,百姓的负担更加严重。护法战争结束后,滇军军阀唐继尧盘踞在云南,势力坐大,随即脱离四川督军署和省署的控制,甚至一度试图控制四川。而熊克武主政四川后,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引得其他川军将领不满。为了巩固在四川的统治,熊克武又主张联省自治,提出“川省内政,川人自主”的口号,这又引起了孙中山派系的川军将领不满。久而久之,熊克武与其他川军各派将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兵败出川
1920年,孙中山派系的川军将领第5师师长吕超在唐继尧的怂恿下发起反熊战争,熊克武率兵迎战,吕超很快就攻入成都,熊克武被迫逃亡陕西,并与刘存厚和解。之后熊克武联络旧川军邓锡侯、刘湘、刘成勋组成“靖川军”反攻。同年9月,靖川军击败唐继尧和吕超的川滇黔联军,将吕超赶出四川,唐继尧也退回云南。同年12月,熊克武、刘存厚进入四川发表“四川自治”的宣言,宣布四川脱离北京政府和广州政府。
熊克武和刘存厚主政四川之后,熊克武开始号召川内各种势力推动自治,而刘存厚则依附北京政府反对自治。随后,北京政府任命刘存厚为四川督军,熊克武为四川省长,刘湘为重庆护军使。但是北京政府的任命到达四川后,熊克武拒不受命,刘湘、但懋辛等川军将领也绝不受命。1921年2月18日,熊克武与刘湘、刘成勋通电宣布刘存厚的罪状,同时兵分三路进击成都,刘存厚被迫退到广汉、绵阳。同年11月29日,刘存厚被迫辞退四川督军一职,逃亡陕西。刘存厚逃亡陕西之后,熊克武推举刘湘为川军总司令管理四川民政,但是因为管理理念不同,双方的矛盾再次浮现。
1922年,熊克武率领川军第一军进攻刘湘,刘湘战败被逼下野。熊克武将刘湘和其同盟杨森驱逐出川。随后,为了巩固在四川的统治,熊克武联合第三军军长刘成勋、四川边防军总司令赖心辉进攻邓锡侯、陈国栋、田颂尧的部队。但在直系军阀吴佩孚的介入下,熊克武遭到围攻。随后熊克武向孙中山求助,1923年,孙中山任命熊克武为四川讨贼军总司令,并派吕超、石青阳等将领协助熊克武。在滇军的协助下,熊克武部队攻克了重庆,但吴佩孚随即支持杨森进行反攻,熊克武请求孙中山兵力支援不成,被吴佩孚支持的川军军阀杨森、刘湘等组成的反熊势力围剿。1924年春季熊克武为了保存实力,率领部队退至贵州遵义。
官场失势
1924年1月,熊克武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进入国民党体系从政。同年四月,在川军军阀杨森、刘湘、袁祖铭等组成的联军围剿之下,熊克武的军队节节败退,为了保存实力,熊克武被迫率部退往贵州遵义。同年7月,孙中山任命熊克武为建国军川军总司令、川滇黔联军副总司令,北上讨伐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之后,孙中山意图北伐实现南北统一,曾密信要求熊克武北上攻取武汉,熊克武也与积极与河南督军胡景伊联系,企图南北合围武汉。但是1925年,孙中山病逝,胡景伊暴毙,双方之前达成的计划随之失败。熊克武在湖南常德练兵,也引起了与湖南省赵恒惕的部队不满,双方矛盾激化。
为了争取政治上的主动,熊克武于1925年6月率领部队奔赴广东,同年9月,熊克武的部队到达广州。同年10月,陈炯明游说滇军将领朱培德背叛革命,朱培德被捕后供出自己曾收买了熊克武,随后国民政府以勾结陈炯明阴谋颠覆国民政府的罪名,将熊克武收监于虎门炮台,并收编了其部队。熊克武入狱之后,蒋介石罗列了他一系列的罪状,但是并未给他定罪,社会舆论指责蒋介石残害忠良。1927年3月29日,在舆论压力下,蒋介石被迫释放熊克武,但熊克武也因此失去军政界的地位。此后,他获任国民政府委员,但并无实权,后来他以四川名士,以及反蒋中正派政治人物的身份,积极从事社会活动。1931年3月1日,蒋介石逮捕了熊克武好友胡汉民,熊克武前往营救失败,害怕再次遭到蒋介石的迫害,于是前往日本暂住。
积极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熊克武关心国事,从日本返回中国,但是并未获得实权,只得到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国防委员的挂名,熊克武满怀愤懑只能闲居在上海。1936年,“西安事变”之前,张学良前往上海寻求救国良策,熊克武与之畅谈,对张学良表示应该以民族大义为重,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随后张学良返回西安,不久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逼蒋抗日。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熊克武抱病前往太原,面见阎锡山、冯玉祥等军队将领,力主团结抗战。
淞沪战争期间,熊克武与但懋辛等代表旅沪川人前往战场慰问军队。上海失守之后,熊克武把亲属送回四川,自己坚守南京。期间,熊克武经常前往川军营地看望官兵,并激励士兵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英勇奋战。1938年11月20日,国民党宣布迁都重庆,熊克武任然坚守南京,直到南京雨花台失守,他才和但懋辛等一众好友乘船赶赴重庆。到重庆后,熊克武发表文章分析抗战的有利形势,鼓励民众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念,同时,熊克武在各地游走呼吁抗战,积极主持抗日工作。在重庆期间,熊克武曾担任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高级军事参议员,为抗战献言进策。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为表彰熊克武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功绩,为他颁发胜利勋章。
支持民主
1946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熊克武时刻关注解放军的进程,熊克武积极联络四川地方实力派人物潘文华、刘文辉、邓锡侯等创建了中国公学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蒋介石为了控制四川,将四川省省主席邓锡侯免职,另调江西省主席王陵基接任四川省主席一职。为了川人利益,争取四川的和平解放,熊克武在四川游走,广泛联系各方人士反对王陵基的统治。1949年,蒋介石又任命张群担任重庆绥靖公署主任,作为熊克武老部下,张群和王陵基矛盾深厚。熊克武便和刘文辉、邓锡侯商量,利用张群和王陵基之间的矛盾打击蒋介石气焰,换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为四川和平解放铺平道路。
1949年5月,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熊克武与刘文辉等四川知名军政人物又在成都建立川康渝民众自卫委员会,以打乱蒋介石在四川的部署,争取四川的和平解放。7月,王陵基以自卫委员会侵犯了省主席职权的为理由要求取缔,自卫委员会被逼转入地下,熊克武也被蒋介石的特工监视。同年10月,解放军进驻重庆,蒋介石闻讯从成都逃往台湾。随后,熊克武也从乡下返回成都组织地方地量,迎接四川解放。为了避免成都遭到地方流氓侵扰,熊克武与邓锡侯等人成立了“四川省会临时治安委员会”,维护成都治安,并在成都市内贴出“四川省会临时治安委员会”布告。12月30日,熊克武与其他川军将领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以及成都各界人士代表前往北门外驷马桥,迎接解放军的到来,成都和平解放。
晚年去世
蒋介石逃亡台湾之时,曾派人诱迫熊克武将家眷送往台湾,但是被熊克武拒绝了。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12月30,熊克武发表书面书声明,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1950年1月6日,熊克武和贺龙相聚,向贺龙表达了自己对新中国建立的支持。同年6月,熊克武作为特邀代表前往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会议期间,熊克武见到了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还见到了自己多年的好友吴玉章、张澜等人。会议结束后,熊克武返回四川,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1951年5月,熊克武又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川康临时工作委员会兼召集人,期间,熊克武致力于整理、建设川康两省的民革工作。1953年,熊克武又当选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54年,他又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此后不久,熊克武迁居北京。1956年和1959年,熊克武又两次当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央副主席。1959年,74岁的熊克武还作为人大代表到河南、四川、西安、武汉等地视察工作。1966年11月,熊克武已经81岁高龄,仍承担主办了孙中山100岁诞辰周年纪念活动。
为了留下战时四川相关的文史资料,熊克武在晚年写下数十万字的回忆录,作品包括《辛亥革命宜宾起义的经过》《广州起义亲历记》《大革命前四川国民党的内讧及其南北政府的关系》《订正余切参加同盟国会的时间》《四川护法之役的会议》《10年军政工作回忆录》等文。这些文章为了解那一段时间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文革期间,林彪命人前往熊克武家,要求他揭发检举贺龙,但熊克武严词拒绝。此后,熊克武因为身体原因,居家养病。1970年,熊克武重病住院,但是他依然不忘文史编撰工作。
1970年9月2日,弥留之际的熊克武上书毛泽东,表达了对毛泽东的敬爱之情,他还留下遗嘱希望,早日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的局面。同一天,熊克武去世,享年85岁。9月4日,熊克武的骨灰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普美、人大常委会委员卢汉、陈其尤、季方,还有民革中央常委刘文辉等人员参加了熊克武的追悼会。
相关评价
周恩来评价:“熊克武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
孙中山多次指示熊克武组师北伐,对熊克武抱有极大的期待,他在《时局宣言》中写道:“你为我党老同志,必能深明此意,作为我南北统一的武力后盾。”
日本作者宫崎寅藏评价熊克武:“见识高远,抱负不凡。”
人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