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后书》是耶稣
基督教的仆人保罗所作,创作于1627年。“提摩太后书”是保罗第二次在罗马监狱中所写的最后一封书信,可以说是他的遗嘱,是他面对死亡前所唱的得胜凯歌。保罗写提摩太后书的时候,当时教会正在遭受罗马皇帝残酷的逼迫,以此来阻止基督教的传播。。
在提摩太后书中,提到这封书信是写于罗马监狱。保罗在罗马再度系身囹。但这次监禁却比第一次艰难得多。时维公元65年左右。公元64年7月,一场大火灾席卷罗马全城, 市内14区中有10个区大受破坏。
据罗马历史家
塔西佗(Tacitus)报道,
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王无法“禁绝民间一项流传,认为这场大火是由王下令纵放的,尼禄于是把心一横,向一群称为基督徒而一直受人憎恨的人施以各种酷刑。结果有许多人被定罪,其实非因
纵火,而是由于他们憎恨人类。他们在死前受尽凌辱。他们被逼披上兽皮,惨遭恶犬撕裂,或被钉在十字架上,或在夜幕低垂时被人活活烧死,把这些熊熊的火光当作照明之用。尼禄以御花园作刑场。这引起了人们的恻隐之心; 因为他这样行显然不是为了大众的好处,而是仅为了满足一己的残酷兽性把别人毁灭。”
很可能在这段猛烈的迫害时期中,保罗再次在罗马被囚,铛入狱。他并没有期望获得释放,而是等待最后的判决和死亡。这时访者稀少,事实上,若有任何人敢公然自认是基督徒,就必须冒着被捕及折磨至死的危险。是故保罗感激地论及来自以弗所的访客说: “愿主怜悯阿尼色弗一家的人;因他屡次使我畅快,不以我的锁链为耻,反倒在罗马的时候,殷勤地找我,并且找着了。”(提摩太后书1章16,17)在死亡的阴影下, 保罗把自己称为“凭上帝的旨意、按照与
基督耶稣联合的生命应许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提摩太后书1章1节)由此可见,保罗知道自己正等待获得“与基督联合的生命”。
他的传道工作遍及当时已知的世界的多个主要城市,从
耶路撒冷王国至罗马,甚至可能远及
西班牙。他忠信地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旅程。(提后4:6-8)
在第1章中,保罗肯定地告诉
提摩太自己对他永不止息的爱,并且常常不住地在祷告中记念他。他热切激励提摩太毫不妥协地忠于福音,殷勤持守真理并且效法自己的榜样。
在第2章中,保罗殷切嘱咐提摩太恒心保守信仰,把真道交托给那忠心又能教导别人的人 (2:2)。他告诫这位年轻的牧者应当像精兵那样忍受苦难(2:3),勤勉事奉主和正确分解真理的道(2:15),远避那些偏离真理的人(2:18~21),保守自己的圣洁(2:22),并且忠心教导众人(2:23~26)。
在接下来的一章中,保罗向
提摩太指出尽管罪恶和离经叛道的事将日益增多 (3:1~9),但是他仍然必须忠心持守自己从前辈所得的宝贵信心和圣经真理 (3:10~17)。
在提摩太后书的开头,清楚表明这封书信的作者是使徒保罗。对于这一点在早期教会中并无异议。不过到1807年,
德国神学家
施莱尔马赫开始对此提出挑战。此后有一些学者接受了他的看法,引用一些疑难问题,否定保罗是该书的作者,认为提摩太前书应该是较晚期的作品,例如诺曼·佩兰、理查德·赫德、罗伯特·格兰特。不过,仍有许多学者,特别是福音派背景者,坚信保罗是该书的作者,例如丹尼尔·华莱士、奈特·费、维斯林顿三世、
约翰逊、斯托特和唐纳。
名人最后的遗言常被那些爱慕他们之人怀念。虽然提摩太后书并不包含保罗最后的遗言,但这是保罗写给基督徒最后为人知的作品。作品的原稿寄给
提摩太,他疼爱的年轻助手。坐在阴暗的罗马监牢中,天花只得一孔光线透下,正等候处斩。这位属灵有智慧又有慈悲心肠的使徒,已经老了,他为神奔走这又长又艰辛的竞赛后筋疲力竭了。他拿着笔写信给他曾经教导过的提摩太,呼吁他要在真理和生命上站立得稳。像很多“续集”书信一般,提摩太后书继续讲述假师傅和末世离道反教的事。人不能不想到很多对提摩太后书真实性的激烈攻击(彼得后书更甚),都是来自不信的宗教领袖,他们自己犯上披着宗教外衣之罪,正就是保罗预先警告我们要提防的(三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