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改编于一篇社会学论文,主要讲述了两个女子的故事,一个是年届四十的香港吸毒“企街”女(即“卖身”),另一个是为了留港权而嫁给港伯替人生仔的年轻内地女子(即“卖子宫”),两人命运不同,却都是依赖男性在香港这个物欲横流的金钱世界讨生活。
性工作者继续谈,邱礼涛再次挑战社会忌讳,不再是灯红酒绿的夜晚,而是
深水埗区的企街世界。时光回到2000年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
2R Race扮演一个‘嫁港伯生仔’的内地女人,不惜出卖肚皮来换居港权取综援,因丈夫工伤逝世而遇上了保险经纪
黄秋生。
刘美君饰演满口
龋病的企街,染上毒瘾卖肉赚钱,一次勇救小童得到名摄影师森美的同情,39岁转运有望。两位在社会边缘挣扎的女性,卖身也好,卖
子宫亦好,企街与嫁个香港人,故事笑中有泪,看尽人生百态。
《我不卖身,我卖子宫》剧本的初稿和早在2002年便由导演便写好了。当时,打算是先开拍《我不卖身》,主要是因为它比《
性工作者十日谈》相对地有着较强的故事性。因为《性工作者》的故事人物多,情节散;大部份读过剧本的人都以“松散”来形容之。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牵涉到居港权问题而没有通过内地
审查制度,《我不卖身》开不成,而两个剧本亦被闲置在导演的书桌上达千日之久。至2006年,《性工作者》幸运地找到投资者,得到相当多的正面回响,促使《我不卖身》可以成为电影。对于导演来说,《我不卖身》不是现实的反映,它充其量也只是对
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现实的一些观见、或对香港社会现实的一种‘乐观’话语( discourse)。
刘美君拍摄该片时经常不化妆,且身边的朋友都觉得效果不俗,所以她已习惯素颜示人。首日拍摄该片时因不习惯面对镜头,效果并不好,幸好导演后来再补拍才算完美。开拍前,刘美君对导演
邱礼涛说,我是娃娃脸,演不来,后者执意“黎钟钟”非她莫属。她劝自己,为她们唱了多年,也总够格在银幕上“闯一把”。她偷偷跑去妓院,找性工作者谈天,等不及听完她们的故事便跑到厕所大哭。
《我不卖身,我卖子宫》一片,继《
性工作者十日谈》之后再度挑战社会禁忌,关注社会边缘女性的生存状况(时光网评)。
《性工作者2:我不卖身我卖子宫》则以其浓厚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味而赢得了不少影评人的佳评,更成为“大华语化”时代的一朵奇葩(网易娱乐评。)
本片中,女性角色历尽磨难,身处底层,却有着
圣母般的神圣光辉,相反,男性是被感化的教徒,从开始的劳碌无为到最后的幡然感悟。诙谐的
粤语对白、忠实的还原市井生活,让电影彻底成为一部“港人电影”(金鹰娱乐评)。
这部电影所出色的地方在于,它将各自独立的故事用一些似有似无的结点给联系起来,整合成一个整体。但是演员们显得中规中矩并没有太多表现的空间。电影是一部文本语言强于镜头言,镜头语言又强于表演诠释的电影。在叙事上颇有特色,以一种多线并进的方式娓娓道来;同时驾驭多线并进而且显得如此娴熟,把每条线索上的故事讲得清楚明了,线条简练而清晰,结构简约而不显拖沓。影片所用到的镜头技法也朴实无华,没有半点故弄玄虚。而这部电影的问题是——它超负荷地承载了太多,以至于电影最后结束的时候,多少显得有些轻佻,前面过于浓烈厚重的铺垫,和结束时的那种轻佻显然是难以对号入座的;前面的铺垫给了观众太多的期待,于是结束的时候似乎多少有点急促,急促得让人难以接受(金鹰电影评。)
《我不卖身,我卖子宫》讲述的是
香港特别行政区底层人的生活,不过镜头对准的人群黑暗和见不得光,电影里的几位主角虽然都充满着悲剧性,但她们并没有气馁,也不只会埋怨,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在奋斗,从绝望中寻找希望,虽然可能从人伦道德层面,
刘美君和
黄婉佩饰演的角色都并不光彩,但她们对于生活的追求都是积极的,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
腾讯控股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