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腔是
中原地区传统戏曲的一种腔调,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的安徽地区,是徽剧的主要声腔之一。它最初被称为枞阳腔、石牌腔,后来演变为安庆梆子、芦花梆子等。
吹腔,亦称为
陇东高原调或
秦腔,是板腔体戏曲声腔的鼻祖。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和清朝初期,当时徽调的早期声腔
昆曲、弋阳腔受到了西秦腔的影响,在安徽省
枞阳县石牌一带形成了新的腔调,因此得名为枞阳腔、石牌腔,以及安庆梆子、芦花梆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吹腔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最终成为了各种梆子腔、乱弹等戏曲形式的基础。由于使用笛子伴奏,这种腔调被称为吹腔。最初的吹腔采用的是五声音阶,随后经过宫、徵两宫调的融合,发展成了六音阶,进而成为七音阶,也就是所谓的加“批子”,从而初步形成了板腔体的形式。板腔体的戏曲声腔均源自于吹腔。吹腔对其他地方戏剧如锡剧中的“呤叮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吹腔的特点在于其过门的存在,这是与其他使用笛子伴奏的
昆曲的区别所在。在
京剧中,西皮、二黄这两种声腔是从吹腔发展而来的,它们同样具有过门。吹腔作为板腔体的先驱,其特点包括齐字句,通常为七字或十字,分为上下两句,每小节包含四个句子。这些句子的结尾字遵循仄平结构,尽管有时也会出现平平的情况,但偶数句的末尾绝不会使用仄声。在昆剧剧目的“时剧”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
弦索调时剧”,属于弋阳腔系统下的青阳腔,原本以
琵琶伴奏,后被昆剧艺人移植并改编,因此也被称为“昆弋腔”;另一种是“昆平调”,是扬州梆子艺人在昆弋腔中加入了吹腔元素,通常是
昆曲开头转唱吹腔。
吹腔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其它地区的戏剧艺术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例如,现今的
秦腔就是从吹腔衍生出来的。历史上,
四川省魏长生进京表演的“秦腔”实际上指的是用笛子伴奏的吹腔。在北京,吹腔曾长期与京腔合作演出,逐渐形成了京派吹腔,但仍被广泛称为“梆子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