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交城县东社村背山面水,北高南低,海拔在842米至1194米之间。全村总面积4872.6亩。村西有西冶河,由北向南流入
文峪河;村的西南有
文峪河,由西向东流入
汾河。因地处西冶河与文峪河交会之东,故名东社。东社村有近400户人家,近1500口人,全是
汉族。有耕地约477亩,均为水浇地。八十年代初盖了一座大桥,乡村公路连通交城、
文水县、方山、
古交市等地。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经济树以枣树为主;矿业资源以石灰石为主;村民以
种植业、养植业、采矿业、运输业为主。还有三家
水泥厂。
东社村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比较繁荣的小镇。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的数十年间是其黄金时代。当时,逢双日赶集,以粮食交易为主。交城山区及
娄烦县、
静乐县、
岚县等地的农民,赶着毛驴,驮着粮食来集市,了粮食之后,购买布匹等
大宗商品以及农具等回家。与此同时,交城平川及
文水县、
祁县等地的粮商,赶着铁轮车来东社镇买粮。粮食买卖均经过粮店经手吞吐,一买一卖从中盈利。
东社镇前后有五家大小粮店经营粮食贸易,随着集市贸易的繁荣发展,各类商业也相应有所发展,计有绸缎布匹和日用小杂货铺5家;饭铺兼卖猪羊肉、
朱云峰等3家;有
骡马、骆驼店6家;还有水磨房2处;当铺1处;银行支行1处;警卡、税卡所各1处;酒店、盐店、醋酱铺、杂货纸张铺、水果店、油房、
豆腐铺各1处;鞍架皮条铺、钉掌铺、
兽医学、染房、留人小店、理发铺、钉鞋铺、中药铺(并有坐堂医生)各1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高级小学 1所,每年毕业学生30人左右。学生来自本村和截岔一带十几个村的小学毕业生,多数为跑校生小数为住校生(在1963-1964年我本人为该校的跑校生)。所谓高级小学也就是六年制学校,小学四年级毕业后考入高小,学期为二年,全校会考毕业后才有资格考中学。此外,还有天主教堂1座,但村里信教的人不多。全村有6座庙,即老爷庙、
关林、
北京都城隍庙、东观音堂、西观音堂、狐偃庙。各个庙堂都有钟鼓楼,住有“善爷”,每日早晚各敲一次钟。据说,西观音堂曾一度有十多个和尚,有时还给信徒做道场,为丧事祈祷。
村中有古槐树一颗,已经没人知道它有多少年的历史了,据说至少400年了,老人说古槐已经成仙所以树下有一个小供人们烧香祈福。它见证了东社的兴衰历程。因为古槐在旧村的中间中的。去年(2009年)饱经历史的它也已经倒下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东社被小鬼子占领,做为据点。在山上设堡三座,瞭望台一个。住一个小队。解放后炮楼等被拆除,
地基等依然在山上。这是小鬼子罪行的不可磨灭的证据。
1949年全国解放后,东社为“东社乡政府”所在地。1958年
交城县在东社村成立了“东社钢铁人民公社”,当时村内设有供销社、人民食堂、粮站、卫生院、邮电所、银行营业所、兽医站等机构。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963年因“东社公社”迁到了西社村(后改为
西社镇),随后其它机关、单位也随之迁入西社村,故东社村从此不再像过去那样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