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翅蓝鹊
鸦科蓝鹊属动物
白翅蓝鹊(拉丁学名:Urocissa xanthomelana),又名灰蓝鹊西南亚种,体长46厘米,是一种体形大而色彩独特的黑白色蓝鹊。尾楔形,嘴橘黄,下体的颏、喉和上胸暗灰褐;下胸至尾下覆羽由羽基至末端由灰色、淡灰而转为末端的白色。身体健壮。在树间滑翔,两翼平展开,显露出醒目的黑白色图纹。幼鸟灰褐色替代黑色,嘴及虹膜褐色较重。翼上带斑及尾羽羽缘都是黄色。虹膜黄绿色;嘴橘黄,基部偏绿或偏褐色;脚黑色。栖于森林、林缘及次生林和有林的农作区。分布于越南、老挝、汶莱以及中国四川、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北部的Backan。
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额羽短硬耸立,自额至颈黑色,羽缘淡褐色;肩、背和颈侧淡褐黑色;尾上覆羽暗灰而具白端;中央尾羽黑色,具灰色黄白色的末端,外侧尾羽的黄白色或白色末端愈近最外侧尾羽则逐渐扩大,最外侧一对尾羽甚至:达1/2;小翼羽基部褐黑,余部为白色;大覆羽、小覆羽白色;两翅的初级飞羽黑色,其余飞羽外的1/2的末端白色,内翈边缘白、余为黑色。下体的颏、喉和上胸暗灰褐;下胸至尾下覆羽由羽基至末端由灰色、淡灰而转为末端的白色。虹膜橘黄色;嘴红色但基部褐黄;跗和爪暗褐色。
幼鸟整个头、颈和背灰色具黄灰色羽缘,腰亮黄灰色,颏、喉、胸黄灰色,腹淡黄色。两翅和尾同成鸟,但次级飞羽外翈为灰色。虹膜黄褐色,嘴褐灰色,尖端橙红色。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220-240克,雌性240-290克;体长:雄性435-490毫米,雌性452-486毫米;嘴峰:雄性40-42毫米,雌性38-42毫米;翅:雄性197-218毫米,雌性192-230毫米;尾:雄性220-260毫米,雌性192-253毫米;跗蹠:雄性47-49毫米,雌性46-50毫米。
栖息环境
栖息在热带山地雨林中,可高至海拔1400米。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中,尤其是河谷雨林地带较常见,也出现于林缘疏林和村寨附近的树林内。此外,该物种也见于海南地区。
分布范围
分布于越南北部、老挝北部、中国西南和四川省南部(雷波)、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及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南部。
生活习性
性喧闹,成对或以家族群活动。在树间滑翔,两翼平展开,显露出醒目的黑白色图纹。早晨和傍晚常到居民点附近觅食,中午时刻活动较少。杂食性,主要吃各种植物种子、野果、多种昆虫、腐肉和其他废弃物。
叫声:大声喧闹,发出多种尖厉刺耳的似噪鸦叫声。重复的粗哑上扬的shurreek;低哝的 churrree;重复的轻柔似流水般brrriii声及上扬的errreep声。鸣声:具有典型的蓝鹊的“喳喳”声,也有多种不同的叫声,有的更加尖锐。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越南是4-8月。营巢于树木侧枝上,也在高大的竹林上筑巢。巢呈碗状,主要由枯枝、枯草、须根、苔藓植物等材料构成,距地高2-8米。巢的大小为外径17-24厘米,内径10-17厘米,高8-14厘米,深4-7厘米。通常外层为粗的枯草、藤条、细树根等材料,内垫以大花细辛茎和须根。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卵为卵圆形,土黄色、淡褐色或绿褐色,被有紫色、红褐色或深褐色斑。卵的大小为31-36毫米×23-24毫米,平均32.7毫米×23.5毫米,重7-8克,雌雄亲鸟轮流孵卵,早成雏晚成性。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白翅蓝鹊主要以昆虫为食,该物种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稀少,下降的原因是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旅游影响、道路发展,致使生存环境恶化,种群数量明显下降,不少地区已经难见踪迹。已被列为生存近危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近危(NT)。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白翅蓝鹊种类全解析!.白翅蓝鹊种类全解析!.2024-08-30
Just a moment....Just a moment....2024-08-30
Urocissa xanthomelana.BioLib.cz.2018-11-21
白翅蓝鹊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白翅蓝鹊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2024-08-2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繁殖方式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