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是为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扩大学校在文化领域的社会影响力,促进该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师生员工爱校荣校意识,学校于2003年在规划历史学科建设的同时,决定筹建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2004年,
中国人民大学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和建设的需要,在人文学院历史系建立了“
考古学及
博物馆学”专业学科点和学位点,并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开始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筹备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于2004年开始筹备,以“北国春秋”北方民族文物陈列和校史展为基础,2008年正式成立,并于2009年经
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注册。京内有
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博物馆、
张自忠路老校区博物馆及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博物馆(筹建中)三大馆址,京外有陕西延安的
陕北公学旧址纪念馆、
正定县的
华北大学旧址展览馆两大分馆,形成了地跨京冀陕的博物馆群。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是以历史文物、艺术作品和学校历史并举,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近9万件,展馆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由校史展、馆藏专题展、临时展览三部分组成。校史展反映了
中国人民大学自1937年前身陕北公学发展至今的历史,馆藏专题展现有《北国春秋——北方文物展》、《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遥远的记忆——于文书展》、《耕读传家——徽州文书展》、《股海遗珍——中国百年股票展》、《沈鹏书法作品展》。临时展览曾成功举办《馆藏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书信展》、《形象的力量——李惠贞捐赠西南少数民族背扇精品展》、《吴玉章:一辈子做好事》等高水平展览,引起良好反响。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注重深挖自身馆藏,积极策划精品展览,同时开展多方合作,不断推出高水平临展。在扎实推进馆藏建设和文物整理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藏品利用的新途径,提高编研水平和成果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