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辨伪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第一时期始于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这是辨伪学的构建时期。第二时期从40年代持续到70年代中期,这段时间辨伪学发展缓慢。第三时期从70年代中期开始直至本世纪末,这个时期辨伪学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并取得显著成就。
中原地区的辨伪学起源于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这段时期。在这个时期,辨伪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逐步形成。辨伪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对有真伪问题的典籍进行考察鉴别,还包括对辨伪理论、方法、历史和成果的研究,使之成为一个科学、系统、完整的学科体系。
辨伪学理论的奠基人是
梁启超,他在20年代撰写了《中国历史研究法》(1921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4年)、《古书真伪及其年代》(1927年)等著作,这些作品不仅构建了新史学理论,同时也以求实求真的理性眼光,运用近代
科学演绎、归纳等方法,构建了辨伪学理论。梁启超在这些著作中对伪书的种类、作伪的原因、辨伪的意义、辨伪的方法、伪书的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规律性的理论总结。
20世纪初,
王国维创立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这是一种结合了近代实证主义方法和传统干嘉考据方法的新方法,强调通过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的相互印证来考辨古书古史的真伪。这种方法的提出标志着辨伪方法从传统向科学的转变。
二三十年代,
中原地区学术界掀起了一股辨伪浪潮,出现了“古史辨”派,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辨伪成果,推动了辨伪学的发展。
胡适、
钱玄同等学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提倡“疑古”、“求真”,并对儒家经典和古书古史持怀疑态度,推动了历史上的疑辨运动的复兴。
这一时期,疑古辨伪成为学术界的风尚,学者们积极参与古书古史的考辨,发表了大量论文和专著,如
黄云眉的《
古今伪书考补证》和张心澄的《伪书通考》等,这些成果极大地促进了辨伪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