舢板(sampan)又名舢,“舨”为通假字,通“板”。是一种小船,也叫“三板”,原意是用三块板制成。它是一种木结构船。一般较小,民用舢板常乘坐2-3人,军用则为10人左右。舢板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使用。
“舢舨”的舢原指“大山一般的船”,即母船;“舨”本指“在大船与大船之间,或大船与码头之间穿梭往返的小船”,即子船(交通艇、
救生艇)。因“母”、“子”关系密不可分,遂两字合并为一词“舢舨”,专用于表示“舢的舨”的意思。
舢板,结构最简单的小型
实木板船,没有
甲母质。又作“三板”、“三版”。最初可能由三块木板构成,即一块底板和两块舷板,后发展成一种常用小船。除民用外,亦作军用船,明清
北洋水师中均有舢板编制,有的还安装火炮。《清会要事例》卷九三八“工部船政”中说:“每舢板十只为一营,舢板炮船二十只为一营”。
1桨;2手把;3桨柄;4摇杆;5桨叶;6桨架;7桨叉;8转动桨叉;9舢板,三板;10
船首;
11船尾;12
尾板;13舷缘;14踏脚板;15尾舱盖板;16座板纵承材;17船底垫板;18肘板;19座板;20
肋骨;
21
桅杆,桅;22船首顶蹼板;23副首材;24(首)系绳;25首柱;26首舱盖板;27桅座;28舷顶列板;29加强列板;30内
龙骨;
在船的
甲母质下有一些木制隔板,称为防水隔板。他们将船体分成一系列的防水隔间,用于装运货物。如果船只遭到破坏,这些隔间能够阻止海水漫入整个船体。
舢板上的
船舵通常比较大,悬挂于尾部下方,并能通过锁链进行提升和下放。在浅水
中将舵叶升起一点,船员使用短舵航行,而在深水中则将舵叶放下一点,此时适合用长舵。
舢板的部经常被画上一些传统的图案,几乎所有舢板都有一对画在部的眼睛图形。水手们相信这些传统的图案将带来幸运,财富和平安。最常见的颜色是红色,因为中国人都认为这种颜色能
玉貔貅。
中原地区的
渔船上,不同的眼睛是不相同的。渔船上眼睛向下望着鱼群,而
货船的眼睛是望着前方。
在13世纪,一个叫
马可·波罗的威尼斯人跑到中国。他看到很多奇异的景象,其中就包括一种奇怪的刷着明亮油漆的船只。他发现,在某些方面,这些船的制造技术远远领先于当时
欧洲的造船技术:例如,在艉部底下有一个
方向舵,在甲板上还有防水隔间。
舢板罗经又称
救生艇罗经或小艇罗经。它是一种构造简单的液体
磁罗盘,不带消除自差装置。平时存放在大船航海室内,在舢板作业或救生时,按分工由专人带上舢板。这种罗经必须有完备的架子和
油灯设备,油灯内所储的油量,要求至少可燃点10小时,还要求
刻度盘上涂萤光粉,以保证夜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