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收集辞条一万余条,凡见于古今汉语典籍及近代以来中文报刊中“死亡”同义、近义词语皆在收录之列,有远存上古甲骨文中的“杀、卯、沈”等,也有下至今天的新名词;既有古代载籍中的“别国方言”,亦有目前尚流行于各地的方言土语,且多不见于大型辞书《
汉语大词典》、《
辞源》、《
辞海》、《
中文大辞典》、《
辞通》等。释义全面,书证严谨,表述生动,充分展示了
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和国人五千年生死观的流变,填补了我国语言学、
社会学及生死学研究的一项空白。
相关:“死”是一个基本语词,不论哪种语言,对于“死”的表述都非常之多,且极少使用外来语(借词)。“死”一词的发展变迁,构成了
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汉语词汇学、
语义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生死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死”是生命的必经之路。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和态度,真实地反映了对于生命的认识和态度,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本书通过对于中华文明中人死观的博识明辨,有助于人们更加珍重生命,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邢公畹先生指出,“《死雅》是一个吉祥物,它不单可以提供大量科学研究的材料,可以增长很多有用的文化知识,而且它处处向人们提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