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英文名:Air Force Early Warning Academy,简称:空军预警学院)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军事高等教育院校,是中国预警领域唯一专门的高等学府,也是全军唯一一所预警监视和信息对抗为主体学科领域的专业院校和全空军唯一一所指技兼容的中级军事任职教育院校。该院隶属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主要承担全军预警部队和空军电子对抗部队军官培训任务。
空军预警学院前身是红军大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其历史可追溯至1952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学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技术专科学校成立。1958年,空军雷达学校与空军防空学校合并,改称为空军雷达兵学校,于1975年4月更名为空军雷达学校,1983年7月更名为空军雷达学院。2011年7月,该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2017年,空军预警学院调整为军事高等教育院校。
截至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有国内最大的雷达实装训练基地;设基础部和7个系,军事装备学、军队指挥学、联合作战学等8个研究生专业(硕士/博士),和预警探测、雷达工程、装备保障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军队(省)级重点学科、3个军队(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军队“双重”建设学科专业领域;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授、副教授200多名,全国、全军优秀教师20名,军队领军拔尖人才7名,21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空军预警学院位列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第93位和2020年瑞路中国大学百强进步榜第55位。
历史沿革
空军预警学院诞生于1952年,其前身是红军大学和抗日军政大学。1952年,以南昌第二十三步兵学校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学校,以南京第三通信学校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技术专科学校,隶属总部。1955年,防空军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学校更名为防空军防空学校,空军雷达技术专科学校更名为防空军雷达学校,隶属防空军。1957年,防空军防空学校更名为空军防空学校,防空军雷达学校更名为空军雷达学校,隶属空军。1958年,空军雷达学校与空军防空学校合并,改称为空军雷达兵学校,隶属武汉军区空军。1968年11月,空军雷达兵学校与西安通信学校的一部分合并,改称为空军第四专科学校(番号为空字099部队)。1975年4月,更名为空军雷达学校。
20世纪70年代中期,针对雷达部队急需人才与条件艰苦等特点,该校党委在毕业学员中开展“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长期为雷达部队服务”的“三到一长期”教育。1978年改革开放后,该校开始建设教学科研。1983年7月,该校更名为空军雷达学院,隶属
广州军区空军。1992年,空军雷达学院由师级院校升格为军级院校。同年8月,空军雷达学院由广州军区空军转隶为空军直属单位。1993年,该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该校增设黄陂校区。
2003年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上,该校被确定为中级任职教育院校,形成“一院四地”的办学格局,并于同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该校被确定为空军唯一一所现代化教学工程试点院校。2004年,该校的预警探测和电子对抗两大领域初步形成,其中电子对抗系开辟了空军院校学科体系的先河。同年3月,人事部批准设立学院雷达电子工程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年,该校被定位为中级军事任职教育院校。同年11月,该校纳编了
宜昌市和
随州市两个校区。
截至2006年底,空军雷达学院已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空军预警学院确立在2012年完成15项关系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大科研课题的目标,并于2012年顺利完成,且其中90%课题在部队转化为战斗力。2009年,该校被中宣部确立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国重大宣传典型,中央和首都49家新闻媒体到该学院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其“三到一长期”育人成果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1年7月,在第十六次全军院校工作会议后,该学院正式更名为“空军预警学院”。随后,大预警“五个一”及大预警“四个计划”相继启动。当时,由院长
蓝江桥带领专家编写出版的战略预警体系建设领域第一本专著《战略预警体系概论》获得了全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
一等奖。更名后,该学院新增了防天预警指挥等6个专业,成立了
正师级的院属士官学校,并被总部确定为首批全军
信息能力培训基地,面向全军培养预警人才。
2012年起,空军预警学院引进了15名相关领域急需人才,选送了32名教员到科研院所跟踪装备研制,改善了该学院高层次人才短板。同时,该学院还聘请了20多名院士和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同年5月,为适应新时期转型需要,该学院总结凝练了“忠诚、精武、创新、奉献”的新院风、“先知先行,树德树人”的新院训和“傲霜斗雪,博弈空天,励精图治,忠诚奉献”的新“雪莲精神”。2013年,经教育部、总政治部批准,空军预警学院招收青年学生录取划线由二类本科线调整为一类本科线。2017年,空军预警学院调整为军事高等教育院校。2021年4月24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与
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共同签署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金寨教学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并举行揭牌仪式。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作为全中国预警领域唯一专门的高等学府,涵盖高等教育、任职培训和军士教育,培养层次从本科到博士,主要承担全军预警部队和空军电子对抗部队军官培训任务。截至2023年6月,据2023年招生简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共招收7个专业及报考方向。
空军预警学院设基础部和7个系,构成了以军事装备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兵种战术学、军事情报学等学科为重点的学科群。一系招收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术学位博士、硕士研究生;二系招收军事指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三系招收军事装备学学术学位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军事装备、兵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四系招收军事情报学学术学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六系招收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预警模拟训练中心招收军事训练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6月)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10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授、副教授200多名,全国、全军优秀教师20名,军队领军拔尖人才7名,21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时,该校2人获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求是”杰出青年奖,27人获军队育才奖金奖,百余人成为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学科拔尖人才、空军级专家和高层次人才。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建有中国最大的雷达实装训练基地、实验室等各类教学训练场地。空军预警学院有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军队优质课程。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该学院有2个军队(省)级重点学科、3个军队(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军队“双重”建设学科专业领域。
教学成果
自1952年建院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共为部队培养输送9万多名合格人才,其中有30余人成长为共和国将军,超15人获“祖国边陲优秀儿女奖章”,毕业学员带出的13个基层连站16次被军委、空军授予荣誉称号。该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军首批“本科教学优秀单位”、全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院校” 和全军
信息能力培训基地。此外,由院长
蓝江桥带领专家编写出版的战略预警体系建设领域第一本专著《战略预警体系概论》曾获全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截至2014年,空军预警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军队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全军军事科学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3项,全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合作交流
2012年10月24日,空军预警学院与
东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2年7月12日,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同课异构·协同共研”思政课教学创新联盟、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联合举办思政课集体备课会。2024年3月12日,空军预警学院相关负责人前往五峰对接帮扶工作,并与五峰教育局签订了教育帮扶合作协议。双方计划探索联教共学模式,充分利用双方优质资源,开展多层次联教共学活动,探索形成“大中小一体化”军地思政教育协作新模式。
学术研究
截至2012年,空军预警学院计划中,关系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点装备和关键技术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学院的科研项目总数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提升。同时,该学院的科研经费也迅速增长,“十一五”头两年获得的科研经费就已经超过“十五”期间学院科研经费的总和。
科研平台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建有3个军队(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2023年10月)。空军预警学院某预警实验室被评为军队重点实验室,为战略预警新型作战力量打造“预实践”平台,截至2015年已为部队输送900多名“种子人才”。此外,雷达兵器运用工程实验室也是军队重点实验室。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的图书馆藏书50万册,数字图书120万册,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
学术期刊
《空天预警研究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曾用刊名为空军预警学院学报、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22年更为现刊名,是空军预警学院主管、空军预警学院教研保障中心主办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学术期刊。主要刊载“预警探测”“信息对抗”“信息、情报与通信”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栏目的学术论文。
科研成果
空军预警学院曾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7项,全军军事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出版战略预警理论专著16部。在大预警理论研究领域集智攻关,主办大预警高层学术论坛,由教授冀建民带领创办《战略预警研究》期刊,由该院蓝江桥院长带领编写出版的战略预警体系建设领域第一本专著《战略预警体系概论》曾获全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由学院政委黄宏带领专家编写的《“三到一长期”概论》《雪莲文化概论》和《“三个经常性工作”概论》3本专著出版,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引领,其中《“三到一长期”概论》被评为空军军事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该学院完成的“战略预警问题研究”获全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其成立“战略预警体系运用、微波光子雷达、军用云计算”等多专业课题组,攻克十多个重大项目,有三项重点课题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五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某重点学科带头人高玉良教授曾攻克10多项主战装备技术难题,提前一年时间完成了该项重大科研任务。某工程研究所徐教授承担了数项国家、军队重大科研项目,把某边海防系统建到全中国70多个县市。截至2012年,该系统有100余套在中国推广应用,对确保我国沿海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维护海洋权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此外,徐毓教授带领团队承担了奥运低空安保指控中心研制任务,该系统为确保“平安奥运”、国庆60周年阅兵、上海世博会等低空安保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
校园文化
院凤
忠诚、精武、创新、奉献
院训
先知先行,树德树人
教风
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潜心钻研
锐意进取,严谨治学,教书育人
学风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全面发展
立志成才,奉献祖国
院徽
院歌
空军预警学院院歌《再创辉煌》歌词:我们肩负着祖国的希望,从军营战场走向课堂。长江两岸我们白手起家,跨越的步伐超越了梦想,超越了梦想。国家天空有我们守望,空天一体我能攻能防,为信息化战斗编织天网,预警未来再创辉煌,预警未来再创辉煌。先知先行我心在飞翔,青春把理想读向远方。三到一长期是我们的承诺,精神的高地雪莲在绽放,雪莲在绽放。国家天空有我们守望,空天一体我能攻能防,为信息化战斗编织天网,预警未来再创辉煌,预警未来再创辉煌,再创辉煌。
雪莲精神
傲霜斗雪,博弈空天,励精图治,忠诚奉献
行政管理
校区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共设立4个校区,分别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
黄陂区和
宜昌市、
随州市,形成了“一院四地”的办学格局。该学院总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有3万多平米的学员宿舍楼,设有俱乐部、特长练习专修室、乒乓球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学员宿舍卫生间、洗漱间、空调等基础生活设施齐全。该校院区建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育馆。
校友情况
王永良
王永良作为雷达技术专家,长期从事雷达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1965年6月生于浙江
嘉兴市。1987年毕业于空军雷达学院,1990年和1994年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永良教授在硕博期间的研究方向主要为雷达信号、空时二维自适应处理理论等,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论文90多篇,其中许多论文在IEEE汇刊、IEE汇刊、IEE快报等国际著名刊物与IEEE主办的国际会议以及《
中国科学》《
电子学报》等中国核心期刊上发表,有30多篇被收入国际权威三大索引。
其他校友
1975年,空军预警学院第五期雷达技师培训班学员詹玉华曾向组织递交戍边申请,奔赴西北戈壁某雷达站,成为践行“三到一长期”教育的第一人。1982年,“雪域高原拓荒牛”,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普仕保主动申请到西藏某雷达团任雷达技师,在西藏边陲的基层连站维修中国“天眼”。1992年,空军“优秀基层主官”、原甘巴拉英雄雷达站站长胡大庆毕业后迁往西藏边疆。截至2013年,以詹玉华、普仕保、胡大庆等为代表的空军预警学院学子带出的基层连站,先后有13个16次被军委、空军授予荣誉称号。
学校排名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