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环境的特点包括低压和缺氧,这种环境下,平原居民通常会出现因体内
氧气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应激反应,涉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高原环境具有独特的自然特征,对于来自平原的人来说,进入高原后,身体需要进行一系列适应性的调整来适应这一环境。在这个适应过程中,个体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这些症状的程度取决于个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以及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
在高原环境中,呼吸系统会发生明显的适应性变化。在平原地区,普通人平均每分钟呼吸大约18次,而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呼吸会变得更深更快,随着缺氧程度的加剧,呼吸频率也会相应增加。初期可能感到
胸闷气短,但在适应之后,呼吸频率会逐渐恢复至原来的水平。肺通气量的增加是为了应对缺氧情况下的代偿性适应。
在平原地区,普通人的脉搏频率约为每分钟72次,是呼吸频率的四倍。然而,进入高原后,为了确保组织器官获得足够的
氧气,心脏会增加收缩次数,导致脉搏频率增加。最初到达高原时,脉搏频率可能会上升至每分钟80-90次,有些人甚至能达到每分钟100多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脉搏频率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平原地区的正常收缩压范围为11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70-80毫米汞柱。进入高原后,由于血管感受器的作用和
体液的影响,皮肤、腹腔脏器等部位的血管会收缩,导致血压上升,以维持心脏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的血液供应。适应后,血压也可以恢复正常。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高原缺氧条件下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变化较大,血压表现不稳定,因此不应将内陆血压值作为高原的标准,也不能仅通过测量两次血压就判断是否存在
高血压或
低血压。
在平原地区,男性的红细胞正常数值一般为450-500万个/立方毫米,女性为350-450万个/立方毫米;
血色素男性为12-14.5克%,女性为11-13克%。在高原上,随着海拔的升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都会增加。研究表明,每升高100米,红细胞数约增加13万个/立方毫米,血红蛋白约增加0.36克%。这种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生理性现象,有益于人体。但如果增加过度,可能导致血液
动力学改变,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如
红细胞增多症面容、
心悸病气短、手指发绀等,此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进入高原后,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肠道蠕动会受到影响,除了
胰腺分泌略有增加外,其他消化食物的唾液、肠液、胆汁等分泌物相对平原时期会减少,胃肠功能明显减弱。因此,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胀气、
腹泻或便秘、上腹部疼痛等症状。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人能够逐渐恢复,但也有人的症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或反复发作。
高原环境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非常敏感。轻微缺氧时,整个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表现为情绪紧张、易激动、欣快感等,随后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失眠、
健忘等症状。随着海拔继续升高,兴奋状态转变为抑制状态,表现为嗜睡、意识淡漠、反应迟钝。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甚至
昏迷,但一旦回到低海拔地区,症状就会消失。神经症状的轻重往往与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情绪密切相关。那些对高原充满恐惧、缺乏充分准备和战胜高原的决心的人,反应往往会更多,而那些一路上欢歌笑语、心情愉悦的人则较少出现反应。不过,适应一段时间后,大多数人都能有所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