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
敦煌曲
二十世纪初,大量五代十国写本被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随之而重新问世的唐五代民间词曲,或称为敦煌市曲子词,或称为敦煌歌辞。它们是千年词史的椎轮大辂,内容广泛,形式活泼,风格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词兴起于民间时的原始形态。敦煌词的辑本,有王重民的《敦煌曲子词集》,饶宗颐的《敦煌曲》,任中敏的《敦煌歌辞总集》等。
敦煌曲的相关信息
莫高窟各代浩如烟海的壁画中,展现了许多的古代乐舞艺术,留存着大量的乐舞形象资料,现编的492个洞窟中,236个洞窟有乐舞图像及奏乐图、舞蹈图,各种类型的乐伎约4000身,乐队500余组,各种乐器44种、4500余件,这是一部古代乐舞艺术的历史画卷,在世界壁画史上,仅以反映音乐事物而言,不论在乐器品种、数量、表演形式及时间跨度和延续性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敦煌曲的影响
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敦煌市音乐文献--敦煌曲谱和敦煌舞谱及相关资料也是敦煌乐舞艺术的重要内容,它所包含的敦煌变文、经卷、曲子词及唱赞作品,敦煌文书中有关乐工、乐谱、音声人的编制、供给、记事,以及寺院与社会之间的音乐活动记载等,无一不反映了丰富的敦煌乐舞艺术。此外,所出洞窟中的岩画、墓葬壁画、画像砖中也有不少乐舞图像。
敦煌曲研究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研究所,197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目前研究敦煌曲的学者皆仍停留在校订考证的地步,还未有人能就文学及文学史的观点作进一步的研究。笔者以为,校勘的工作经过前辈学者的努力,已经有相当的成绩了,因此,我们对敦煌曲的文字也已有了相当的了解,今后应该在这些基础上从事文学及文学史的探讨,进而评订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也就是本论文所要作的初步尝试。
本论文共包括四章,第一章是“敦煌曲的内容与风格”,第二章是“由敦煌曲看词的起源”,第三章是“敦煌曲与文学史有关的几个问题”。第四章是“云谣集杂曲子辑校”。
第一章是“敦煌曲的内容与风格”。敦煌曲和变文一起发现,六、七十年来,变文之研究已经风行了全世界,反观敦煌曲,则依然是寂寞之学,连在国内,大家都对它很陌生,这是因为从来没有人站在欣赏的立场,详细地介绍过它的缘故。笔者有鉴于此,故花了极大的篇幅来介绍它,所以这么不惮其烦,就是希望能忠实地反映它的全貌,如此才能在文学史上给它一个正确的评价。
词究竟起于何时,一般说法都以为是中唐,作者在第二章中,分成“词之起源时代”及“词之起源背景”二方面来加以申论。在第一部分中,笔者提出三个证据来证明词在盛唐即已成立:(一)教坊记列开元曲名二七八调,大曲名四十六调,由于敦煌曲之印证,知此书所载极为可信。(二)敦煌曲中有可信为盛唐之作品十阕及调名一。(三)唐朝著录的长短句作品中就有很多是初唐及盛唐人作的。在这一部分之末尾,又附有菩萨蛮调之时代问题。笔者从(一)教坊记有菩萨蛮调。(二)敦煌曲中有德宗时的菩萨蛮二阕。(三)奇男子传中已有“菩萨蛮”之名。(四)唐代有关记载中无“女蛮国”之名,杜阳杂篇所记,盖为骠国献乐之误等方面证明杜阳杂编之说不可信,而菩萨蛮在盛唐即已盛行。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从历史背景方面证明词之起源主要受胡乐影响,而胡乐之传播主要则是借着佛教之力量。至于词源于诗经、源于乐府、源于绝句及朱熹泛声填实说之不可信,也一一予以辨明。
第三章讨论敦煌曲与文学史有关的几个问题,共包括四个要点:(一)慢词与长调不同。(二)长调不起于柳永。(三)词有衬字。(四)词与曲之关系。这也是敦煌曲发现后,对词的传统看法需要重新修订的地方。
第四章是“云谣集杂曲子辑校”。云谣集是早于花间尊前的结集,兼有雅丽的辞藻和纯朴的民间风味,在文学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向来研究敦煌曲的学者,也多半致大于此集的校订;惟是辑校之诸家,如唐圭璋任中敏等,皆未获见原卷,而刘半农王重民饶宗颐等曾睹原卷的学者,又没有从事辑校的工作。故笔者不揣陋,以饶书及其所附图版为底本,而以诸家之说参校,间以己意补充之,冀能得出一较理想之校本,而对研究云谣集者有所帮助。
总之,敦煌曲是一门新的学问,其中有待研究之处尚多,但这方面的材料仍嫌心太少,且笔者因为未能目睹原卷,只能根据饶宗颐《炖煌曲》所附原卷图版及诸家校订本来作研究,其中疏漏之处必然很多,希望以后有机会补充修正。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敦煌曲的相关信息
敦煌曲的影响
敦煌曲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