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生
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
李泽生(1954年9月—2024年12月20日),男,吉林省九台县人,毕业于吉林大学,国务院前五批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理论化学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学术带头人。
李泽生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量子化学多体理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固化和标度理论,含时多体理论及应用等。1975年,李泽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李泽生在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学士。1987年至2008年,李泽生在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理论化学研究所所长。2001年5月至2014年9月,李泽生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担任研究员。2018年6月1日,李泽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上发布了论文《超声驱动液态金属纳米马达的制备及运动控制研究》。2024年12月20日16时16分,李泽生在北京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0岁。
李泽生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了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李泽生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8年,李泽生凭借《高分子聚合反应统计理论及其应用》科研成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获奖人。2003年,李泽生凭借《几类重要化学微观过程及反应控制理论研究》科研成果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人物经历
1954年9月,李泽生出生。1975年,李泽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李泽生在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学士。1982年9月至1987年7月,李泽生在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先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7年至2008年,李泽生在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理论化学研究所所长。1998年12月至2001年5月,李泽生进入了美国圣母玛利亚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后。2000年,李泽生获得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1年5月至2014年9月,李泽生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2003年,李泽生凭借《几类重要化学微观过程及反应控制理论研究》科研成果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获奖人。2008年至2010年,李泽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系工作,任系主任。2010年起,李泽生在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任教,历任二级教授、讲席教授。
2014年6月12日,李泽生在《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上发布了论文《重氮米氏酸沃尔夫重排机理的理论研究》。2018年6月1日,李泽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上发布了论文《超声驱动液态金属纳米马达的制备及运动控制研究》。2021年5月8日,李泽生在《第八届新型太阳能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上发布了论文《构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高效无掺杂空穴传输材料:通过引入含BN的平面中心核》。2024年12月20日16时16分,李泽生在北京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0岁。
研究领域
李泽生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化学多体理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固化和标度理论,含时多体理论及应用,重要离子—分子反应微观机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理论设计,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电荷输运机理和材料设计的理论研究,大气气溶胶表面动力学模拟,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生物酶催化反应机理,高能材料的结构和性质,雾霾的形成机理,石油缓蚀剂的工作机理,光化学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等。
主要成就
李泽生长期致力于理论化学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在量子化学多体理论、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重要离子-分子反应微观机理、太阳能电池中电荷输运机理和材料设计、生物酶催化反应机理、高能材料的结构和性质等领域取得突出成果。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了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主要论文
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李泽生.北京理工大学.2024-12-22
李泽生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0).北京理工大学.2024-12-22
..2024-12-2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研究领域
主要成就
主要论文
社会任职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