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等的管理创新都是源于“现代化集成”的这一管理思想。比如,现在人们特别关注的一个管理术语――创意(creative)
基本介绍
2007年中国管理学界有了第一个大奖――复旦管理学奖。从设立该奖的目的来看,它面向全国,奖励在
管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者,可以看成是中国管理学界的最高奖。该奖评选标准严格、评审委员水平普遍较高、奖励力度相对较大,并采取“
诺贝尔奖”的“宁缺勿滥”评奖原则。因此,这一奖项的设立必将对鼓励我国管理学人才的成长、提高我国管理学科的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并对推动我国
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国际接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深远的意义因此,这一奖项的设立是管理学界的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
回顾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管理教育与实践,在“文革”以前,中国高校中几乎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学科,中国的管理实践基本上是“长官意志式”的计划管理模式。自1977年
复旦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管理科学系”,并随着1978年中国正式确定的“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的管理科学的教育与研究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此,管理学科“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国各个高校中出现。正是由于中国第一批
管理科学领域的学者们的努力,将国际上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引入中国,使国人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以前的最大落后是管理落后。中国管理教育与实践的这一变化,大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运营模式由“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成功地实现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模式变革”、“组织机构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一系列的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大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这些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可以看成是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与中国国情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些改革实践中,中国出现了一批自己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专家,他们在中国的
管理科学的发展中是功不可没的,在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也是有突出贡献的。复旦管理学奖应首先奖励他们!奖励他们不仅是肯定他们的贡献,更是为后人树立榜样,发杨他们的开创精神,去开创中国管理科学事业的更辉煌的明天。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管理科学事业是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前一阶段的发展基本上是以学习、模仿和跟踪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为主,虽然在这一阶段出现的中国管理学专家在结合中国国情方面也有独特的创造和贡献,但与国际级的管理大师相比还是很不够的。中国需要有自己的管理大师。当然,管理科学发展到今天,不少方面似乎已趋于完美,很难有所突破,出现大师级的人物越来越不容易。但是机会仍然是存在的,需要有适当的政策、措施来引导推动。设立
复旦大学管理科学奖可以看成是这方面的措施之一。
严格地说,管理学科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特别是它的多学科交叉性,突破和创新的生长点还很多,需要鼓励年轻的一代去探索、去挖掘。这可以从人类的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变化中看到这一事实。
随着可以应用于管理的手段――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的基本模式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1、原始集成阶段。这是指在原始社会早期以前,由于工作性质简单,无特别的技术需求;实际上当时的技术也很落后,主要是工匠们各自在实践中形成的技能。一般工作均由一人独立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工作也无特意联系和安排。因此,人的生产活动无特定的组织形式。这种生产管理方式的特点是“微观集成,宏观分散”。微观集成是指任何事情基本上都是由一个人完成,宏观分散是指一切生产活动基本上各人做各人的,无特别的组织联系。
2、传统集成阶段。随着人类智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抵御外敌与自然灾害的需要,人们逐步学会由多个人合作来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事情。这种合作生产的效率来自于合理的分工。1776年,
英国的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Adem Smith)在他的“
国富论”中首先总结前人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劳动分工的原理,为传统的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特别重视分工。显然,光有分工没有集成是办不成事的。在一阶段,管理特点是强调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集成。
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很多机械化和电器化的技术,出现了大规模的生产形式,这种生产形式需要有更多、更细、更合理的分工,而当时的技术也为分工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例如,在19世纪末,
美国管理学家
J.H.泰勒进一步研究了人的工作步骤,提出了更细、更科学的分工原则,包括对工人操作动作的研究,提出定时、定工作路径、定工作量的方法。他的理论称为“科学管理”理论,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并被称为“
工业工程”原理(Industrial Engineering)。他的理论是这一阶段管理思想的核心。
3、现代化集成阶段。随着分工越来越细,将各工种产生的结果集成起来的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使组织机构变得越来越繁琐,效率越来越低,因此在“大生产”时期形成的组织形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开始重视集成,逐步将注意力转向研究集成的方法。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学的出现和发展,形成了“计算机辅助制造(CAD)”、“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机器人等一系列计算机化和智能化的技术,使很多原来要多个人做的工作可以集中起来由一个人完成,使人们越来越容易实现集成。实际上,现在的集成已经远远了对具体生产操作的集成,打破了原来的分工,并已超出了一个工厂或一个企业的范围,扩展到供货链和销售链。近几年的发展已深入到与“智力”的集成,将单一机器变成完整的制造系统等。这就形成了在管理上“强调集成”的格局。这意味着人类的生产管理方式正在由强调分工的“传统集成阶段”向强调集成的“现代化集成阶段”发展。
“现代化集成”的特点是“局部分工,整体集成”,是在强调集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分工,这就大大地简化了生产过程,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程序,因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经营效率。现代集成追求的目标也与“传统集成”明显不同。传统集成强调分工,其好处是实现局部优化。但是这种局部优化并不能保证一个组织或一个经营过程的整体优化,在很多情况下反而会损害整体效益。现代化集成正式克服了传统集成的这一弊端,它是追求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比如,通过实现缩短生产前置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的整体柔性、减少库存等战略,使企业具有低能耗、低物耗、高效益、高应变能力。因此,实现“现代化集成”正是改造“传统企业”使之成为“现代企业”的途径,20世纪出现的很多管理思想,如“企业经营过程再工程改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组织整体优化”(Total Organizational Excellence)等的管理创新都是源于“现代化集成”的这一管理思想。事单位的各个经营活动和管理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管理领域的专家们提供了很多的进行管理创新的机会和新的管理理论的生长点,在这些方面必将出现新一代的管理大师。
比如,现在人们特别关注的一个管理术语――创意(creative),正是“现化集成”思想在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创意原本来自广告,广告的创意是指产生能够用来解决沟通问题的,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适用性思想的能力。广告的创意是靠形象与抽象的思维、发散与聚合的思维、顺向和逆向的思维、垂直和水平的思维以及灵感、顿悟和直觉等的思维方法的碰撞组合而产生的,通过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相结合,将信息的性质、受众对信息的理解、接受信息的环境、语言、颜色等各个因素以适当的方式结合起来,产生能改变消费者认知、态度和行为的表现策略。由此可见,广告的创意是通过将诸多方面的因素集成起来而产生的。现在创意正在形成产业叫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国内目前很多人将它只看成是多媒体动画制作,用于广告、促销、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其实现在国际上的创意产业的服务范围已涉及到各个领域,也用于
产品设计、企业组织布局、人事安排、资金优化管理、投资优化组合等。它们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通过这些数据库的信息和知识来实现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的交叉集成,形成在一般情况下无法想象的创意。比如,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从各个数据库中调出数据,采用符合不同规定的要求、标准和形式组合起来,为顾客设计出用于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具有创意的、形形色色的产品。
由此可见,“现代化集成”的管理思想为
管理学的发展开辟了十分广阔的空间,它必将成为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发展的基础。现代管理人员在这一领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希望复旦管理学奖能发现在这些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得主,引导人们在数据库建设、多学科和多领域的交叉集成中开创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呼唤出一批年轻的中国管理学大师。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