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景晴(1919—2011)
番禺区化龙镇西山村多山人,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孙中山副官
张猛遗孀。生于1919年,广东番禺人,著名数学家、教育家
潘应祺之女。
人物生平
1947年毕业于
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先后在澳门、
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南京、
广州市等地任教。晚年建立
私人博物馆,展示大量图文资料。她的书法作品规范工整,清秀刚劲,作品曾入选《中华名家墨室》、《中外书法家作品展览选集》等。
潘景晴女士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潘应祺是
岭南衡怡纪念中学著名数学家和书法家,母亲是教师,受家庭的熏陶,潘景晴女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先后在澳门、香港、台湾、南京、广州等地从事教育工作达30年之久。
1939年,潘景晴高中毕业应聘到澳门知用中学教书,由于书法出众,被指派去协助从事抗战军训团工作的张猛编写刻印军事讲义,张猛对这位知书达理的姑娘怦然心动,从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张猛是英烈之后。他的父亲
张云田是
越南华侨,早年加入
孙中山的同盟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秘密革命活动。1907年,孙中山领导著名的镇南关反清起义,张云田作为敢死队队长,在战斗中牺牲。当时
张猛年仅14岁。几番流离之后,张猛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学堂骑兵科学习,他的骑术曾受到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的夸赞。1922年,张猛到
广州市,在孙中山领导的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当副官,为保护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安全出生入死,并与叶挺、叶剑英成为好朋友。
1923年,孙中山就任海陆空大元帅,张猛升
中校副官。
孙中山去世后,
张猛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屡建战功。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厅内,摆放着一床张猛先生当年用过的军毯,是张猛先生戎马生涯的见证。
1942年香港沦陷后,澳门也不能立足了,张猛回桂林,在李济深幕下当高参,之后又到了
重庆市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46年,张猛以
少将身份退役,返回南京。潘景晴则于1943年(时年24岁)考入了中山大学,1947年毕业后回到南京工作,重遇张猛。此时,张猛对潘景晴渐露爱意,希望潘景晴能够与他一起留在南京工作。但是,潘景晴考虑到远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母亲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于是婉拒了
张猛的请求,回到了香港。
1948年,潘景晴赴台湾中中学担任教务主任。次年2月,张猛因公务赴台,二人再度重逢。这一次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潘景晴成为张猛的好助手。她婉言谢绝了台湾教育界同仁的盛情挽留,随着丈夫回到了南京继续教书,并从此担负起张猛所有对外联络的书信、文稿起草、撰写工作,协助张猛利用各自的社会关系做了大量中立人士的转化工作,联系各省、市同乡会迎接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
张猛夫妇二人被保送到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南京分校学习。
1953年,经李济深先生介绍,张猛在南京中山陵任职守护中山陵,负责接待中外来宾、各国首长。
1956年,潘景晴亦安排在南京24中学任数学教师。在南京,张猛和潘景晴生了四个孩子。
1961年全家六口调回
广州市。张猛被安排到广州参事室任参事,潘景晴亦随调入广州97中(原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任数学教师。
“文化大革命”时期,张猛夫妇先后被关进“牛栏”。在这期间,张猛坚持收集整理有关
孙中山和宋庆龄的资料和照片。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
张猛在其妻潘景晴帮助下,开始撰写关于孙中山先生革命言行的回忆录。
1976年,潘景晴女士退休,她没有在家中安守清福,而是积极投放到丰富而又意义的社会活动中,以自己的特殊社会地位和精湛的书法艺术为社会作贡献。
潘景晴说:“我和张猛个性、情趣是互补型的。张猛除了对工作极度认真和投入外,还善于料理家务。他自己的衣服、四个孩子的衣服和我的内衣裤有时也是他亲自裁剪缝制的。就连他那套
中山装(以后的寿衣)也是他自己亲手裁制的。平时我们一起上街购物,回到家他亲自下厨烧出美味的饭菜。而我则不擅家务,只管读书写字,为他抄文稿、信稿。所以给首长,如宋庆龄、叶剑英等的信都是我写的”。
1981年10月,
张猛、潘景晴夫妇应全国政协和统战部的邀请,参加辛亥革命70纪念大会,受到邓小平、叶剑英同志的接见。几十年的风雨沧桑难以言表,当年邓小平同志与张猛先生亲切握手的照片,一直珍藏在潘景晴的家中。
潘景晴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被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吸收为理事。
在宋庆龄的关怀下,张猛始终与宋庆龄保持联系。她经常给宋庆龄写信,汇报自己一家及
孙中山卫士们的情况,宋庆龄有问必答,有信必复,还细心地嘱咐当地民政部门妥善安排好他们的生活。一些孙中山副官和卫士去世后,宋庆龄亲自过问他们的丧事,嘱咐要将他们安葬在革命烈士公墓。每当想起这些往事,潘景晴都激动不已。
张猛、潘景晴夫妇现国共两党政治名流及海峡两岸文化名人交往甚多,因此家中积存了丰富的历史图文资料。
张猛先生曾多次叮嘱潘景晴女士要妥善保存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多年来,潘景晴女士一直刻意收藏种种有价值的资料,并强心地作好文字记录。张猛先生去世后,1988年,潘景晴女士在
广东省博物馆举办了个人藏品展,历时近三个月,参观者络绎不绝,对藏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994年,
荔湾区教育局征用了潘景晴父母的产业,青砖石脚铁门大屋拆建成后来住宅楼,1996年落实侨房政策分了500多平方米(分三处)。1998年,潘景晴斥资40万元将其中250多平方米侨房建成私人展览馆(原
越秀区海珠北路云路新街8号),把自己多年来收藏的大量图文资料中的一部分展示出来,建立了海内外绝无仅有的,以政治、历史、书画为主要内容的私人展览馆。其中有
孙中山、宋庆龄、何香凝、李济深、
冯玉祥、刘伯承等给
张猛一家的书信、题词、还有
徐悲鸿、
沈尹默等大师的书画作品。展馆虽小,浓缩了百年中国的历史风云。
1998年,
广州市有关部门落实侨房政策,潘景晴女士将分到的三百米住房的大部分辟为展馆,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大量图文资料中的一部分展示出来,建立海内外绝无仅有的、以政治、历史、书画为主要内容的私人展览馆。这个私人展览馆虽未公开宣传,却因其独具特色,内容丰富而吸引了不少的仰慕者闻而来。潘景晴女士亲自担任展览馆的讲解员,她的精彩解说,使久远的历史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育。潘景晴女士对来访者常说的一句话是;“这里展出的每一件资料都包含着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人们不应该忘记那段历史”。展馆大厅里有两幅照片犹为珍贵,一张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
黄埔军校与文武官员的合影,一张是1981年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
辛亥革命老人时与
张猛亲切握手的瞬间。
潘景晴女士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有书法作品在
广州美术馆展出。经过几十年的磨练,终于成为大器晚成的南国著名书法家,曾受到宋庆龄和书法名家的好评,近几年来,潘景晴女士多次参加海内外的大型书法展,作品被多种书法集收入,并在
广州市、
中山市等地频频举办书画作品义卖活动,为宋庆龄基金会募集善款。潘景晴还是一位充满爱心的女性,她热衷慈善事业,多次在海内外举办书法展,参加各种慈善义卖活动。
我认识潘景晴老师时她已年逾八旬,见她却行动敏捷,记忆力极好,精神饱满,底气十足。她的养生之道是乐观开朗,坚持锻炼。1981年,她参加广州市老人3000米长跑比赛,荣获冠军。
1986年,她还在老人组5公里长跑比赛中获胜。她每天清晨都要登上广州
越秀公园的“百步梯”,到纪念碑下做“永字诗歌气功舞”。“永”字是中国文字中最讲究的笔划、最见书法功力的一个字,潘景晴女士把身体的运动与书法相结合,边吟诗词,边做书字动作,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记忆力。
广州市有不少老人每天跟着潘景晴女士做“永字功”。
潘景晴女士以其独特的身份,曾参加了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回归祖国的庆典。她时刻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积极地为两面三岸统一做贡献,并充满信心地表示,自己还要在有生之年,去台湾参加两岸统一的大庆典。潘景晴女士对当年自己离开台湾舒适富足的家庭,与张猛回大陆工作一事毫不后悔。她觉得自己和选择是正确的,她的人生也因此更有意义,这就是这位不平凡的女性的不平凡的故事。
2006年11月,在
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将至之际,潘景晴举办“博爱”书法作品展,并在50米黄绫上书写孙中山先生的《统一箴言》;2006年12月,广州日报关工委举办书画义卖助学筹款活动,潘景晴即席泼墨挥毫。
2007年1月27~28日,由
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广东省“景晴杯”青少年书法、绘画、篆刻大赛,在
荔湾区壹号国际文化广场举行。潘景晴多次参加海内外的大型书法展,并在
广州市频频举办书画作品义卖活动,为宋庆龄基金会募集善款。潘景晴的生活极为简朴,却从1997年起,坚持每年向宋庆龄基金会捐款1万元,至今已经捐出整整14万元了。
2011年2月15日日上午11时05分,
孙中山副官
张猛的遗孀潘景晴女士在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逝,享年92岁。
2011年2月20日下午4时,四百多人在广州殡仪馆仙鹤厅跟敬爱的潘景晴老师遗体告别仪式。追悼会上,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民革中央办公厅、
广东省委统战部、广东省民革、广东省文史研究馆、
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故居管委会等单位机构分别发来唁电或敬献了花圈,数百位政界、学界人士前来送别,极尽哀荣。
社会活动
潘景晴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研究员,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在
中山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先后在澳门、
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南京、
广州市等地从事教育工作长达30年之久。晚年,潘景晴建立
私人博物馆,展示大量图文资料。
潘景晴充满爱心,一直热衷于慈善事业,多次在海内外举办书法展,参加各种慈善义卖。据介绍,十余年前,潘景晴参加科技诗社(主要由退休员工组成的诗社)活动后,答应每年捐款1000元资助诗社活动;在她曾经工作过的广州市第97中学,以她父母的名字为名,设立漱荔奖学金,每隔一年捐5000元。从1997年起,她坚持每年向宋庆龄基金会捐款1万元,至今已经捐出14万元。